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从饮茶史看茶叶发展的底层逻辑
2014年05月21日

从饮茶史看茶叶发展的底层逻辑

 饮茶,兴于唐、盛于宋、改革于明清。
喝茶不必成为茶专家,不必给加上文化的门槛。
让喝茶这件事变得更加简单,不只是中国,是全世界都在做的事。
一杯茶,有人说它是万病之药;有人说它是文化的载体;有人说它是“儒释道”产生交集的介质……茶最终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而喝茶变成了一件很玄乎之事,以至于让人感叹:“茶水太深,不得其门而入”,这一杯只为解渴之需的茶,再也无法自证其身。但一杯清茶,哪会有什么坏心思呢?
想必喝茶的人大都认同:喝茶是一件文雅的事;要想喝到好茶,那就一定要自己懂茶;……这些看似完全没有问题的观点,却可以被历史轻而易举的推翻。
市面上不乏各种关于茶文化的知识,但是想要认识茶,了解茶的底层逻辑,我们还是得从泡茶这件事说起。
01 、“泡茶喝”,从来就不是一件不有文化的事。
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会给你的常识产生冲突呢?泡茶的 人不都应该是白衣飘飘,儒雅随和的吗?说不定啊,还会揣测说这话的人大概是个不知茶味的大老粗。但是我们从历史上来看,“泡茶喝”这种方式,还真是由一个墨水不多的粗人提出来的。
现在说到喝茶,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说泡茶,然而说到泡茶的历史,却只有短短的几百年而已,具体时间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也就是公元1368年,在此之前的茶叶,都是把茶饼磨碎了直接和水同饮下,与目前大家所熟知的日本抹茶的饮用方式极其相似。
这其中自然是有渊源的,了解过茶叶的发展史,大家都会知道:“兴于唐、盛于宋、改革于明清”这样一句话,唐宋时期的茶叶主要以茶饼形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看起来呢跟我们现在常见的普洱茶饼差不多,只不过规格和形状会略有不同,此时的饮茶方式,分别是煎煮法与点茶法,这样说难免会有点晦涩难懂,简单直白一点就是:
煎煮法
首先将茶叶磨碎过筛,在火上架起一个小锅,加入凉水,待锅中的水一沸之时,投入盐巴调味,二沸之时,舀出一瓢水,与此同时将备好的茶末投入正沸的水中,待到三沸时,加入二沸时舀出的一瓢水,进行止沸,这时候的茶汤就已经煮好了。
点茶法
点茶相对来说就复杂一些:要将茶叶碾碎,用筛子对碾碎的茶叶进行筛分,取筛面下面更加细碎的茶末用来点茶,取适量的茶末投入一个大大的茶碗中,分多次加入适量的煮沸的水,用茶筅击拂搅拌均匀,待茶末与水完全融合,打出丰富的泡沫时就可以饮用了。
二者的相同之处是:用的都是磨碎的饼茶;不同之处是:煎煮法用的是锅,锅下保持加热状态,点茶法用的是碗,茶水交融时碗下没有热源。
唐宋时期的饮茶方式,从多个的角度来看都可谓是:“真讲究”。《茶经》有描写到唐代人要喝上一杯茶,要用到的器具竟有24种,如此隆重而又不嫌麻烦,就知道喝茶绝非是一件可以草草对待的事,能喝茶的人,肯定也不是普通人,非富即贵者居多,不然连器具都买不起。
而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宋朝时期,制造贡茶的制茶工人,却是要剃光头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从食品卫生安全出发,防止制茶工的头发掉进茶叶里,这就是放到现在也没人敢这样要求吧,尤其是这莫名就会“秃然”的年代,此令一出,估计漫山遍野的茶树要荒在山上,采茶的钱还不够拿来植发呢。
比于唐时饮茶的精致奢华,宋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 》,记录的是宋代斗茶所用的器具,书中收录茶具共计12种,按照宋朝入朝当官者的官职名,给12种茶具各取了头衔与职位,美其名曰十二先生,可见宋人爱屋及乌的爱茶之心。盛易祥。
正是由于这讲究与仪式感,被入唐宋求学的日本人见了,照模照样的学了回去,又结合本土的特点,就是如今的日本茶道了。
想要深入的了解唐宋时期的茶文化,日本茶道是一个绕不开的点,日本茶道分为:煎茶道和抹茶道,分别源自于我国的唐代煮茶和宋代点茶。所以希望大家下一次再看到抹茶的饮用形式的时候,除了日本的茶道之外,还能想到抹茶的起源其实是宋朝的点茶。
02、废团兴散,是历史的进程。
而到了明朝,这一切都变了,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初,便下令废除以饼茶进贡,改为散茶,历史把这一项决议归于朱元璋的体恤民情,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深知百姓为造贡茶所受之苦,登位之初,便下诏废贡团茶,改贡叶茶(散茶),自此两宋之时的斗茶之风消失,饼茶为散茶所替代,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泡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这其中纵然有明太祖的仁君之政,但也有阶级决定的认知与习惯,若他如赵佶样出生于帝王之家,自小便喝着那龙凤团饼茶长大,他又怎能不爱点茶,因为没有这样的成长环境,所以也不知点茶的乐趣,因此才能废的那么果断,废团兴散这是一件无关文化,关乎习惯的事。
想喝好茶,就一定要懂茶吗?
没有游访茶山的经历就是不懂茶?没有超乎常人的灵敏味觉就品不来茶?没有做足充分的仪式就是不会喝茶吗?
大家想想,在日常消费中,还有什么食品或者饮品需要这么高的门槛呢?
喝茶水太深,以至于茶圈中人想要喝到好茶,就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茶专家,不仅要学习茶树品种,还要了解加工制作,品饮技艺,且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避免自己少踩几个买茶的坑,就这样买来的茶也不一定就是好茶。
从历史的维度上来看:在古代,想要喝到好茶,去当个皇帝就可以了,可以不懂茶,但好茶喝的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品茶专家,若非是品茶无数,宋徽宗一个几乎足不出户的皇帝,怎能写了本《大观茶论》。
皇帝自然不是谁都能当的,但结识几个真正懂茶的茶友还是你我可以做到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和懂茶的人接触的多了,慢慢也就懂得一二。即使买不起好茶,也会有好友遇到好茶寄来共品的时候。
北宋大文豪苏轼所写的茶诗中,有多首都是因收到朋友寄茶,品后答谢的作品,像为后人称道的“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便是其中之一。
若论因朋友的不吝赠茶,而得以品上好茶的历史人物,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可是家喻户晓了,我们熟知的《七碗茶诗》便是截取了本诗的一部分,要知道卢仝年少时虽然读书刻苦,却不愿入朝为官,最初隐居在河南登封少室山,后移居河南洛阳,一个不当官不经商,没有经济收入,又隐居于几乎不产茶的北方的文人,且不说他接触不到茶叶,就是接触到了,他也未必就买得起,若非是朋友的慷慨赠送,他又怎么能有喝到好茶后的即兴之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