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翻视频,看到一个茶商卖老茶,实在是很感慨,自己拿的都是纯假茶,而且是一眼假,还在教人识别老茶。
我相信,茶商拿货的时候未必知道是高仿,只是拿货的时候太兴奋了,超低价拿了一堆印级、七子级,这是要发家致富的节奏啊。甚至很有可能,茶商到现在仍然坚持认为自己的老茶就是确认无疑的老茶。
只是,老茶行业有老茶行业的规矩啊,茶版,印刷,油墨,仓储情况,就算不开汤,这些共同执行的行规总是得遵守的吧,否则,又如何交易呢?
普洱茶在很长的时期只是外销茶,对应是香港、日本、法国这样的市场,内地不供应,供应的也只是沱茶,当时的定义是绿茶,不算普洱茶。
也从来没有老茶的说法,都是以新为贵,以新为鲜,既没有老茶,更没有存茶的市场。
等到这个概念推起来的时候,老茶的供应远远不够,自然而然就出现生产的“老茶”。
当时,我也痴迷老茶,去看一个茶仓,几十上百件的88青,老板很得意,一片要卖几百块,这算是07、08年的高价茶了。我也搞不清,老板算是茶界老人,大概是真藏了这么多好茶吧,给我一喝,我还喝不来,仓味扑鼻,但是,一桌人都是赞叹,好茶啊好茶,我就更不敢吭气,完全就喝不懂。
后来老板自己拉我到茶仓,我才知道老板会“做仓”,这在当时的云南来说,算是高人的高人了,也算是云南第一拨了解仓储的人,直到多年以后隐约听见有人说他还在做“老茶”。
新茶做老茶,无非是汤红,这样的茶汤寡淡,生硬,无韵,仅仅是生茶汤有色。喜欢的人出于什么心态,实在是不得而知的,据说这套理论越传越远,现在北方的市场都是开始这样喝茶了。
想一想时光,十多年过去了,理论传播的力量仍然这么强大,看来“汤红才是老茶”这条指导意见是得一直骗下去才行啊。
这让人觉得很困惑,聊起普洱茶来,个个精神抖擞,一套一套的理论,喝起茶来。。。哎,不好说,也许就是我不懂人家的市场吧。
回头说市场。那几年高速发展,这主要的功劳,其实是庙堂之威,很多人以为是资本以为是大师,想象都想象的,一个边疆地区,没有一系列的庙堂的运作,怎么可能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成功呢?
市场高速发展,老茶供应不及时,越多的仓储开始出现了,一会是版纳仓,一会是肇庆的防空洞。这一段历史,大概现在所有人都迫不及待要掩盖,只是我也的确再没有兴趣去揭开了,无非是谈到茶的转化,必然就牵扯到这里。
高峰期的时候,直接就是铁皮笼晒了蒸,蒸了晒,就是刻意的高温高湿做转化,反正市场都只认“汤红是老茶”,大家就发明出各种方法。
喝茶的人,哪里知道这些,包装纸经过高温高湿,水分一出来,浸湿了包装纸,这本来就是仓储失败的表现,但是,市场很快发明了新理论,这叫“茶油”。
这几天我还在见有人推销这样的“红印”茶,哪里知道,越是高端茶的市场,越是谨慎,遇到的几个老茶客,都是“干净”为要,至少包装得干净,否则连所谓的干仓都谈不上吧。
来源:吴疆说普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14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