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历,易武绝对算得上普洱茶中的宗师,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便已品尝到了云南濮人献上的普洱茶。后经孔明植茶;至唐宋,茶马互市兴,茶马古道起;再至明清,茶马古道盛。而历代的统治者,在韬略之于,也都惦念着几千里外那片云雾缭绕、茶香四溢的地方,由此催生了独特的贡茶文化。帝王的急切等待,茶农的日夜辛劳,马帮的千里奔袭,热闹非凡。
今天的故宫,仍然陈列着清代易武同兴号“向质卿造”宫廷普洱茶,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易武普洱茶到底有何种魔力,让帝王不吝焦急,让茶客趋之若鹜,让茶农不辞辛苦呢?要想一窥究竟,必须从茶马古道的源头易武说起。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紧靠中老边境,国境线长约88公里,辖区面积约878.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万人。由6个村委会(纳么田村委会、麻黑村委会、曼乃村委会、曼腊村委会、倮德村委会、易武村委会)73个村小组构成。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和产量最大的茶山。
名字由来:由于地理位置及茶叶带来的发展,早在唐朝时期易武就已经是西南边陲重要的文化、经济、交通、军事重镇。茶叶不仅带动了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武斗也时有发生,因此就被称为易武。
大事记:
东汉
建安二十年(215),增设雍乡、永寿、南涪(今思茅、西双版纳一带)三县,勐腊易武为永昌郡南涪县所辖。易武百姓开始将野生茶树引为家种。
唐(南诏)
贞元十年(794),南诏政权在西南夷地区设银生节度,辖思茅、西双版纳、老挝北部等地区。并置利润城于易武。
864年唐人樊绰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宋
宝祐元年(1253年),银生节度下置茫乃道。后为勐泐。勐腊、易武先属茫乃道,后属勐泐。
元
1275年,勐腊、易武属车里府总管。
明
万历年间谢肇浙《滇略》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明初统治者在云南实行“屯田制”,把大量内地汉人迁移到云南开发边疆,内地的团饼茶加工技术也在这一时期传入古六大茶山,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演变形成以当地晒青毛茶为原料的各种紧压茶加工方法。由于当时古六山属于普洱府辖治,茶叶主要靠马帮驮运到普洱府所在地集散贸易,故得名“普洱茶”。
清
顺治元年(1640),石屏人来到倚邦、曼洒、易武经营茶叶。
顺治十六年(1659)普洱茶被正式写入朝廷贡茶案册,并指定为皇家冬天专用茶。朝廷指定易武每年纳贡茶66666斤(老斤)。
雍正三年(1725)以石屏人为主的大量客商携家眷、亲朋好友连同自有马帮迁入易武、曼洒、曼腊等地定居。资金多的在易武开设商号,坐地经营茶叶,资金少的贩卖茶叶到思茅、石屏等地。清军普威营守备1员带兵350名驻防茶山。
雍正六年(1728)三月,江西客商到莽枝茶山贩茶,住食彝族麻布朋家。一茶客侮辱麻妻,麻怒杀之,众商反告麻并株连橄榄坝土司刀正彦。清廷发兵进剿并借机“改土归流”。并于易武、倚邦改设流官。
雍正七年(1729),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朝廷同意设立普洱府,“设总茶店于思茅,以(思茅)通判司其事”,统管六大茶山的茶叶贸易,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盛易祥。
同年,普思“夷民闹事”,倚邦曹当斋应召摔练进剿有功,敕封土千总职。
同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钱粮茶务军公司”,专门管理茶叶、粮食的购销贸易。
雍正九年(1732),普洱茶被确立为贡茶,易武茶区每年必须上缴贡茶66666斤。
乾隆六年(1741),易武茶山所产团茶被清廷指定为贡茶。
乾隆三十一年(1766),易武土把总伍乍虎(善甫)立子朝元因军工升土千总职。
道光十年(1830)由易武至蛮砖的磨者河上始建永安桥,结构为石拱桥,长60尺、宽9尺、高18尺。
道光十七年(1837)车顺来、李开基等人用易武茶精心加工制作成贡茶送入京城表达心意。皇帝品饮后大悦,封车顺来、李开基等人为“例贡进士”,并书“瑞贡天朝”四字赠之。
道光十八年(1838),因茶税过重,张应兆等人上诉易武土官滥用权力,要求减轻茶税,该案受到普洱府重视,黄主祥断了此案。谕易武土官“听其民便,不得苛索”,并上调了茶价,减少了茶税。为了不使类似案件再次发生,张应兆立了石碑,将全案情刻于碑上,让世人永远遵奉。
道光二十五年(1845),修建易武至思茅茶马驿道,全为石板铺筑。宽6尺许,全长211公里,历时6年建成。
道光年间(1822--1850)易武茶区人口增至3000多户,15000多人,商业兴盛,经营茶叶近万担,经商者来来往往,并将茶叶运往内地、老挝、和越南莱州销售。
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法国自恃对辽东半岛归还中国有功,胁迫清政府重划中法(法属老挝)边界,并要求把西双版纳所辖之乌德、勐乌划归法属老挝。六月二十一日清政府代表与法国大使签订中法界约及商约,将我国边境的乌德、勐乌割让给法国,划入法属老挝版图。
光绪二十五年(1899)三月,云贵总督崧咨奏:滇边不通海道,自开蒙自、思茅两关,又续开河口、易武各分关。
光绪三十年(1904),朝廷内部动荡,运送贡茶的路途治安混乱,盗匪猖獗,于昆明附近遭抢劫,朝廷自顾不暇,无力追究,此事不了了之。至此历时163年的贡茶制结束。
宣统二年(1910),设学堂,废私塾,并分别在易武、倚邦、张家湾、老街、曼秀、旧庙等地设立公学堂。
来源:明茗 同兴庄园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4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