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巴拉那西”(西双版纳),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在这片万物欣欣向荣的土地上,13个民族在这里世代居住、繁衍生息。
在澜沧江西岸,有“西双版纳雨林春城”之称的勐海(勐海为傣语地名,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居住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自称是诞生于葫芦中的民族,所以葫芦是精神信仰,也是印在眼里、刻于建筑、纹绣在衣物上的图腾。
这个民族,也是勇猛刚毅的“猎虎的民族”,千百年来以狩猎为生。穿梭于雨林之中,弩是他们主要的狩猎工具,猎犬是他们最忠诚的伙伴。
这个民族,就是——拉祜族。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拉祜语中,“拉”为虎,火烤食物为“祜”。拉祜族,即为“猎虎的民族”。后经引申,“拉”为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即代表幸福。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拉祜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传说,拉祜族祖先原来过着狩猎的生活,在追逐窜入南方密林中的一匹马鹿时,发现了水草茂盛的草原,而开始从北向南迁徙。
经过长途跋涉进入西双版纳的拉祜族先祖们,受当地傣族土司的统管。同时,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其他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拉祜族在接手管理布朗族抛荒茶园的同时,开始有计划、有规模地种植茶叶,以茶为饮,以茶为生。
十七年很长,寻茶路上的每一条泥泞路,走过的每一座茶山,划下的每一个茶园,建起的每一个初制所......都历历在目;十七年又很短,雾散雾隐,春去春回,弹指一挥间。
但我们一直在坚持一件事,守好“心”,做“好茶”。平实的记录着、分享着,纯正的勐海味,罕见的民族茶。在目前开发的产品中,有三款产品来自拉祜族的古茶园——贺开、邦盆、茂林修缘。
同属勐海产区,在海拔、土壤、植被、年积温、年降雨量等条件的改变下,拉祜族同胞的茶园里,却有不同的风味呈现。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贺开古茶山是拉祜族种茶历史的鲜活见证之一。这里的古茶园无疑是令人震撼的,它的连片面积最大,古茶树的数量也最多。在这个称得上“奇迹”般存在的古茶园里,拉祜同胞们怀着对茶的敬畏之心,世世代代守护、传承着这一方古茶园。
“喝杯茶吗?”这是那努每次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那努是芒嘎拉贺开曼迈初制所所长的妻子,他们夫妻两都是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拉祜族,十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的管理着芒嘎拉在贺开曼迈的几片茶园。
在拉祜族人的眼里,茶是上天的恩赐,也是信仰的奇迹。所以,客人到家时,他们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喝杯茶吗?”
关于喝茶,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见解,香气高、滋味浓厚的烤茶是他们的最爱。将类似土罐之类的容器放在柴火碳上加热后,将晒青毛茶放进土罐中抖烤,待茶叶烤成焦黄色并散发出焦糖香后,倒入适量的沸水,把浮在水面上的白沫撇去,再加入适量的开水煮,最后将茶水倒入碗中分给大家喝。这样的烤茶汤既是日常劳作的犒劳,也是待客之茶。
邦盆老寨,位于勐混镇与布朗山乡交接地带,是一个拉祜族村寨。邦盆离老班章最近,距老班章寨仅2公里左右。相传,在老班章村迁居于此地之前,拉祜族的先民就已经在邦盆老寨定居种植茶树了。
邦盆老寨古茶园与老班章最近,茶山平均海拔1760米,比老班章低100米左右。茶园生态环境优越,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混生植被丰富,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古茶树树干粗壮,叶片油润且光泽度好。
芒嘎拉从创立之初起,就开始做邦盆老寨的古树茶了,作为年年传承延续的产品,也得到了众多茶友的喜爱。一山一味中经典之味~邦盆,将像血液流淌于身体中那样,自然的得到延续与传承。
茂林修缘,距离勐海县县城50多公里,拉祜族是这里的主体民族。这里远离城市,背靠青山,脚踏绿水,一片安静与祥和。
顺着在山间开辟出来的盘山公路,一路前往位于大山深处的茂林修缘,在相距百十米远的垭口眺望村寨,只看见郁郁葱葱的绿意中掩映着深蓝色的屋顶,越发走近,村寨的房屋、院落才大方的显露出来,真真是从茶园中长出的寨子。
茂林修缘意为“原始森林修来的缘分”,茂林修缘并不是这个小寨子的名字,只是为了保护这里原本的生态与淳朴,芒嘎拉选择不对外公开寨子的名字。正像是这个名字一样,我们把来自原始森林中的茶叶取名为茂林修缘,希望把这一份茶缘延续,也把这一片深林带给每一位爱茶人。
在少数民族的古茶园里,普洱茶“一山一味”的本色体现得淋漓尽致,淡兰香的贺开,幽香味浓、香甜度高的邦盆,苦得细腻、唯美的茂林修缘......他们世世代代传承着对古茶树最深情、纯粹的热爱。
而作为茶企的芒嘎拉,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对每一款产品加倍的用心,匠心制作、臻稀呈现,把古树茶的至真、至美分享给每一位爱茶人。
来源: 芒嘎拉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