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懂茶的人,你到底该怎么办。
今天一个老哥打电话过来,关切山头上的情况,问我有没有采茶,我说古茶还未发,不用担心。
云南受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区域之间交通也方便,茶山采茶应该受影响不大。绝大部分采茶工都是就地解决,或者是附近地区的劳工,以版纳为例,勐海山头的采茶工很多现在是山下的傣族人,勐腊则是墨江、思茅、临沧这些地区的工人。毛茶生产、精制加工其实是差不多的情况,影响有限。
就坝子茶而言,由于大茶企都是“按级收购”,采摘方便,收购也方便,所以,应该来讲,几乎不受影响。
山头茶可能受影响的是游客减少带来的一些效应,山下的人上不来,或者来的不多,虽然采茶不受影响,价格和销售的影响可能就比较大。
这个老哥很好玩,年纪一把,却是一副童心,经常有几副面孔,我去他的公司,他都会邀一堆朋友喝酒,作古正经,衣衫笔挺。私底下,我们两个喝茶,则衣装任意,妙语如珠,与场面上判若两人。
我问他,他说我不懂,这是做人的规矩,也是做事的规矩。
他是国内一个大金融家,教会我很多金融的常识,远远比起那些枯燥的金融课实在许多,也远远比起书斋里的经济学家高明得多。
和他喝茶,不是喝茶,就像上一堂堂的金融课,既生动又朴素。
我虽然不是资本家,但是,听听金融课对于世界的看法倒是清醒了不少。盛易祥。
前年开论坛,我们也请了他,他静静的听完,回头就找了其中一个嘉宾买了200万的老茶。一众兄弟都问我什么情况,我说你们都忙着泡妞啊,哪有时间关注。
他是老茶客了,每年上山收点贵的茶,只收贵的,除了贵还是贵。买老茶也是一样,只是贵,哪里认高低。
我有一次实在忍不住,问他,怎么都是买贵的,品质好的,性价比高的茶叶很多啊。
他笑笑,你真的是书呆子啊,第一我不是茶行业的人,我没有时间去分辨高低,这是时间成本,第二,贵茶也是众人共推的结果,无论是炒作不炒作。即使是炒作,没有资金又怎么炒,这不是侧面反映了贵茶的品质?第三,性价比是茶农、茶商、茶企业讨论的话题,你怎么也信?你提供不来好服务给我,才说性价比的借口啊。
对于有产业的人而言,花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花时间,花精力去考虑不是自己产业的事,那是得不偿失。
你说港商台商这些人骗也好,价格离谱也好,起码他们整理了一整套忽悠的思路,号级、印级、七子级都是他们在整理,这里面我们都清楚好多骗人的,是错的,总得有个乐子吧,乾隆还找和珅玩呢,问题是别人就茶商一个,想尽办法卖东西而已,卖东西总得熏茶、泡茶、口沫横飞一半天的表演吧。
都是你们云南的茶,拿到给别人来表演,来整理,怪不得别人,忽悠本事不敌人,怪的是你们自己啊。
他们有本事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烟雾弹是一串又一串,比如看马蹄杆看是不是号级茶,看茶汤是不是布朗山,你说好玩不好玩,翻了你的书才知道,这些东西错到八丈远,那就更好玩了,有反方才有正方,有丑角才有小生啊。
问题也是出在这里了,在你这里是常识得不能常识的东西,在别人来看就像你去研究原子弹,什么也搞不明白,从哪里入手都不知道。行外人就是行外人,哪里知道哪片茶是骗人的,哪一个概念是忽悠。
一语惊醒梦中人。
茶行业的人解释了几十年不明白的东西,他几句话就透彻了。
很多“商道”我知道是错的,但是,我也无法说服他,很明显,这就是行外人和行内人的不同,我们自认为是文化,他眼里仅仅就是茶。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做茶了,变了茶人了,就好像有茶文化了,穿上道袍腔调就变了,茶学茶艺茶修一大堆,理论的实践的也一堆,好像如此,身价就上去了,别人都是不懂茶的,就她自己懂。
自己进入了角色,拔不出来,哪里知道行外人根本不关心你什么文化不文化,什么袍子不袍子。
后来多喝了几次茶,我明白了,他其实是真不懂茶,既不懂老茶,也搞不明白新茶,经常有港台茶商背一包茶上门给他讲故事,故事听得爽,就买单。
喝普洱的时间也久了,听了一堆故事,都是错的,错得离谱。
我笑他,你这是为虎作伥。
他却笑道,是人哪有不上当的,关键是让你高高兴兴上当,还是让你气急败坏的上当。
我们喝茶几次后,他终于明白哪个是厚,哪个是薄,哪个是仓味,哪个是陈味。
他奇怪,为什么我的书不写这些。
我表示无奈,写也写,估计是很难写明白,喝茶靠体验,写一堆名词,不要说别人无法领会,我自己都看不懂。
我说有体感,问题穿厚了衣服,喝的是烫水,也会冒汗啊。我说有喉韵,我在你面前可以扯着脖子比划,可以边泡边对比,写出来,不好写。
所以,我用的是排除法,排除掉不好的,剩下不就是好的了。
他默然一半天。
他琢磨一半天:你这方法老土,好是好,没有速度就等于没力量,得重新找方法。行内人自说自话,等于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
来源: 吴疆说普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4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