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最常见的是白瓷盖碗,瓷器胎质细密,釉厚,容易清理不挂味,能够真实的展现一款茶的品质高低,但保温性不是很好;紫砂壶表面无釉,内部有很多细密的透气孔,透气性很好,紫砂壶善于吸收茶汤, 也易挂味。
从汤色上来看,用壶泡的茶汤色比用盖碗泡的汤色深,饱满。
从香气来看,盖碗是不会吸收味道的,香气很明显,用盖碗泡的茶可以闻盖香,这也是喝普洱茶最享受的一刻。如有杂味的话,一闻就能闻出来。紫砂壶因为透气性好,比较容易吸收味道,盖香不明显,但是较沉稳持久,当盖碗的香味散了,壶盖还有茶香。
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比盖碗泡出来的茶浓郁,醇厚。甘甜和回甘和盖碗相同,但是杯底香比盖碗持久很多。
将泡了6泡的茶对冲一下,泡了2分钟出汤,出汤后闻盖碗的盖和紫砂壶的盖,盖碗的盖香是花香,当冷却后盖香就跟着消失,而紫砂壶盖因紫砂保温性强,盖香非常持久。盖碗的茶比紫砂壶的茶茶色来的深,奇怪的是紫砂壶泡的茶茶味却比盖碗的茶浓厚。
解析
在同样的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的情况下,紫砂壶比瓷的盖碗更能有效地发挥茶性,使茶的滋味更加好的被体现出来。
推断原因应是紫砂保温性强,散热慢,帮助茶叶释放溶出物。盖碗相对散热较快,当水注入盖碗时,冷却了的盖碗和茶叶表面会吸收部分热力,减低水温,降低溶出物的释放,减少醇厚感。
盖香来说,盖碗略胜一筹,盖碗可以散发部分热气,减少闻觉刺激,使盖香闻起来更加香。紫砂吸香,会吸收部分茶香,闻起来比盖碗逊色。
操作角度看,盖碗比较烫手,不适合刚喝茶的新人(但对老茶客,这就可以忽略了)容易摔坏;紫砂壶设计更讲究人性化,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上手。
紫砂壶冲泡的茶,醇厚感明显,香气持久,就品饮而言,这是很好的,但它易挂味,味道有点失真,品饮首选紫砂壶,如果是选茶,盖碗是最公平公正的。盛易祥。
今天在市场中要选择到一款好熟茶已经不是一件易事了,“传统熟茶”这一延续四十多年的传统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
导致此现状的原因,首先是熟茶原料的改变。晒青茶这一决定熟茶品质的核心被市场中“重生茶轻熟茶”的观念所改变,昔日的熟茶原料中客观存在的古树茶、老茶园茶(建国初到六七十年代种植)、新树茶(八九十年代初期栽种)混合使用的历史被现今的产品结构所细分,价值受价格所左右,好原料多数进入了生茶,低价料做成了熟茶是目前的实情。即便许多厂家推出“古树熟茶”也因用料结构的单一而丢失了许多传统风味。
其二,传统熟茶需要“自然陈化”以提高品质这个定律发生了变异。近来出现了各种人为工艺技术处理熟茶的方法,通过处理让刚出厂的新熟茶形色气味看似数年存放的陈茶,有的甚至散发出“烘培香”。殊不知,熟茶“陈香”的形成需要时间岁月的沉淀积累。
其三,熟茶发酵走向偏熟也是为了适应快速消费,导致许多熟茶成了“快餐”式的普通茶品。时下多数熟茶处于低价格导致了生产厂家放弃了用料传统、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长、成本高的传统的熟茶生产方式。
此外,熟茶的现状还因市场对“藏生饮熟”的观点的片面理解,它导致了人们放弃了对于优质熟茶的重视。其实“藏生”是告诫大家新生茶有一定的寒性,饮用需适度,因当年的新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褪去寒性后再饮用,以减少新生茶之寒对人们脾胃肾的不利影响,这符合养生保健的观点。“饮熟”则是一条合理的养生观。熟茶也需要藏存,需要后续陈化,许多新熟茶新饮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