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1日
历览十万古茶山---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4)
二、西双版纳社会历史概略
西双版纳,东汉、三国时属永昌郡,唐宋时期为地方政权南诏、大理国银生节度所管辖。傣历522年(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西双版纳各部落,以今景洪为中心建立“勐泐”地方政权,史称“景陇金殿王国”。元朝设立云南行省,边远地区则实行了土司制度,在西双版纳先后设置了彻里(车里)军民总管府、彻里军民宣慰司。明沿元制,先后置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司。明隆庆4年(公元1570年),宣慰司将辖区划分为十二个“版纳”(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千亩”,一个“版纳”即为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从此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清沿明制,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普洱府,车里宣慰司由普洱府统管。1913年在西双版纳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下分车里(今景洪)等8区;1927年改设县治,设车里等7县。1950年2月,西双版纳全境解放,设车里等4县,属宁洱专区。1953年1月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重划12个版纳。1958年改为景洪、勐海、勐腊三县。1994年12月,景洪撤县设市。
西双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有傣族、哈尼、拉祜、布朗、基诺、彝、瑶、佤等13个世居少数民族,总人口99万(2000年),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其中傣族29.8万人,占30%,哈尼族17万人,占17.1%,布朗族和基诺族是高度聚居的本地特有民族,人口分别为3.7万和1.88万。各民族自古至今共同生活在这片神奇、美丽、丰饶的热土上,共同创造和推动了西双版纳社会进步,经济、文化发展及边疆稳定繁荣。
三、西双版纳茶叶生产发展史话
西双版纳茶叶生产、贸易的历史悠久,是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和普洱茶的发祥地和原产地。产茶历史可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后人称西双版纳的茶叶为“武侯遗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唐朝起即有诸多史籍可证,唐人樊绰(864年)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里的“银生城界”,即为现今的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蒙舍蛮即为今我州境内土著人彝族、基诺族的先民。彝、傣、基诺、哈尼、布朗等世居民族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认识、利用野生茶树,并不断加以驯化、栽培,共同开创了西双版纳的植茶历史。“散收,无采造法”指当时的茶叶是将鲜叶生晒而成的散茶,没有唐朝内地团饼茶的采制方法。
在南宋李石的《续博物志》中也有“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的记述,“采无时”即采茶无时限,四季可以采茶,正是对西双版纳低纬度高海拔亚热带茶区的真实记述。
唐宋时期,西双版纳的茶叶如按产地或集散地命名,均可称之为“银生茶”,也就是早期的普洱茶。到了明代,茶叶生产、贸易有了重大发展。明初统治者在云南实行的“屯田制”,把大量内地汉人迁移到云南开发边疆,同时也把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了云南边疆,大大提高了云南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内地的团饼茶加工技术也在这一时期传入西双版纳境内古六大茶山,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尤其日益扩大的茶叶贸易贮存、运输的需要,促进了当地茶叶加工工艺、方式变革,演变发展形成了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的各种紧压茶加工方法。由于当时西双版纳隶属于普洱府辖治,茶叶主要靠马帮驼运到普洱府所在地集散贸易,故得名“普洱茶”。正如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滇略》中所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是对普洱团茶的最早记述,也是对“普(洱)茶”—名的最早记述。
清代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清人赵学敏(1765年)《本草纲目拾遗》载:“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曼砖、慢撒六茶山”。清人檀萃1799年著《滇海虞衡志》卷十一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阮福《普洱茶记》中也载,“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习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此六大茶山的山名在不同的史籍中有不同的记述。1957年,普洱茶专家、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蒋铨带领西双版纳茶叶、农业科技工作者实地访问、考察了古六大茶山,认定此古“六大茶山”,既为现今景洪境内的攸乐山和勐腊境内的曼洒、易武、曼砖、倚邦、革登。清朝雍正年间,倚邦、易武等茶山所产的以早春茶为原料蒸压精制的上乘普洱茶—“圆饼”,被朝廷定为“贡茶”列入“贡茶案册”,每年要缴纳“八色贡茶”,朝廷“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所产大批量普洱茶则从倚邦、易武茶马古镇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最后来到康藏地区,部分再转销到印度、尼泊尔等国,另一路则经老挝、缅甸转口到泰国、新加坡、印尼等中南半岛国家。普洱茶运销盛极一时。
据大量史籍、古迹和遍布境内的古茶树、古茶园,史学和茶界专家普遍认为,西双版纳产茶史始于汉代,广于唐代,盛于清代。在清代中期,西双版纳普洱茶年产量最高达4000吨。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加之西双版纳通往思茅等地主通道改向,六茶山所产传统普洱茶产量随之剧降至1000吨左右。随着勐海(佛海)县打洛边境中缅通道的畅通,尤其是1939年有识之士创办了(佛海)勐海茶厂,引进了机械压制普洱茶的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普洱茶生产中心也由此移到了勐海。由于有充足的原料及便利的境外运输通道,吸引了众多的茶商到勐海开设茶庄,收购晒青毛茶,加工成七子饼茶等各种紧压茶,畅销内地、康臧地区和由打洛口岸出境销往南洋,促进了茶业经济的繁荣。从1939年至1941年间,勐海年产紧压茶达到了2000吨以上。
勐海南糯山等古茶山,是西双版纳澜沧江以南地区的古老茶区,其产茶历史不晚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据上世纪50年代中期,蒋铨等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多次实地考察,据山寨爱伲族老者讲述,以爱伲人父子连名制的世代相传计算,在57代之前当地已有人工种植的茶园存在,是布朗族的先民最早种植的。如按平均每代20年计,南糯茶山在1100多年前就已存在。除古六大茶山、南糯茶山之外,勐海县勐宋、巴达、布朗山,勐海、勐混等坝缘丘陵地带,景洪市大勐龙勐宋、曼伞、怕冷等山区都有大片的古茶树古茶园分布,这些古茶区同样都是西双版纳茶叶生产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