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文化 > 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历史上的普洱茶是怎么回事?
2014年05月21日

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历史上的普洱茶是怎么回事?

生人与熟人、生食与熟食、生茶与熟茶······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生”和“熟”是一对很常见的对立结构。在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看来,人类的思想是各种自然物质的一个贮存库,从中选择成对的成分,就可以形成各种结构,“生”与“熟”构成了当下普洱茶的表意系统(systems of signification),这一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与我们的文化密不可分。
 
在大多数人接受这种区分之时,也有人对这种区分抱有很大的怀疑甚至是反对。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发声来自邹家驹先生,他通过公开演讲、出版书籍等多途径表示:我们要正确认识生茶,要修改标准,要让消费者知道生茶的本质就是晒青绿茶,而晒青绿茶不是普洱茶。

邹家驹先生多年来都在坚持这一观点,每一次论证,都有新的材料加入,邹先生反复提出,未经发酵的大叶种晒青绿茶(生茶)酚类物质过高,过于刺激、不适合大量长期饮用;另一方面,出于产业健康的发展,对生茶的过分推崇也是危险的。最近,邹家驹先生《正确认识生茶》的讲座又引发了普洱茶界新一轮的热议,很多人参与了讨论,很多人默默围观。
 
普洱茶的历史悠久,但是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时间还很短,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不同观点,我们对普洱茶的理解和认知、需要在争论和混乱中逐步完善,这个过程,可能漫长,但意义重大。去年6月29日,周重林先生 《普洱熟茶编年史》首发,这篇文章首度揭露了很多重要文献,一年之后,在普洱茶生熟之争又起的时刻,我们重刊此文,希望不断讨论,可以让我们更接近知识的边界;希望每一次讨论,可以让我们对普洱茶的认知体系完成进一步梳理。
 
对于个体而言,我们所面对的不同人和观点,来自不同的认知渠道,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去修正我们的认知模式。

想完整了解普洱茶的历史,非常不容易。
 
历史上普洱茶与今天的普洱茶不是个概念。普洱茶历史上,熟茶的历史又是非常独特的,我们用今天的通用概念,比如用普洱熟茶,发酵茶,边销茶之类说法进入历史语境后,会发现很难准确描述,好在先人已经使用过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红汤茶,就是红色的汤。
 
汤是红色的,这是相对绿茶与绿汤的一个直观感性的描述。
 
要喝红汤茶的人,先是藏区的人,然后是香港以及南洋的人,这是消费群体的画像。
 
云南境内的景颇族、德昂族也吃发酵过的茶,但他们追求吃茶叶,而不是喝汤,这点也要特别注意。
 
红汤茶可能是最早一种消费地与产地合谋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最早的种成规模的市民定制茶。消费市民从自身消费习惯出发,要求原产地做出回应,由此引发了一场消费观念的革命。

产区怎么做红汤茶
 
那么,产地的人是怎么回应消费者要求呢?
 
要做红汤茶,工艺很重要,原产地是如何来解决这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经过无数次实验,制茶师傅发现,导致普洱茶短时间里巨变,有两个重要因素:水与温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让微生物发酵。
 
1939年李拂一记载勐海地区的做法,已经有了初步定论,并验证这种工艺的有效性。这种工艺,可以说发挥民间制茶的很多经验。
 
佛海茶叶制法,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
 
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
 
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tuo,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
 
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李拂一,1939)

▲ 李拂一
 
当时做红汤茶,就强调要去绿茶化。李拂一在1935年就把做好的红汤茶寄到汉口求品鉴,得到的结论是品质优良,气味醇厚。当时的汉口茶港,是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港口。盛易祥。

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盖”;黑条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如制圆茶一般,将各色品质,按一定之层次同时装入一小铜甑中蒸之,俟其柔软,倾入紧茶布袋,由袋口逐渐收紧,同时就坐凳边沿照同一之方向轮转而紧揉之,使成一心脏形茶团,是为“紧茶”。
 
“底茶”叶大质粗,须剁为碎片;“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之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人自言黄霉之茶最佳。
 
天下之事,往往不可一概而论的:印度茶业总会,曾多方仿制,皆不成功,未获藏人之欢迎,这或者即是“紧茶”之所以为“紧茶”之惟一秘诀也。
 
霉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真菌,消费者肉眼可见。好与不好的标准从这里散发。

范和钧在《佛海茶业》里说:“丙、潮茶一盘灶须高品、梭边各百五十斤,概须潮水,使其发酵,生香,且柔软便于揉制。
 
谭方之(1944)也有很详细地记载:
 
初制之法,将鲜叶采回后,支铁锅于场院中,举火至锅微红,每次投茶五六斤于锅中,用竹木棍搅匀和,约十数分钟至二十分钟,叶身皱软,以旧衣或破布袋包之,而置诸簟上搓揉,至液汁流出粘腻成条为止,抖散铺晒一二日,干至七八成即可待估。
 
茶叶揉制前,雇汉夷妇女,将茶中枝梗老叶用手工拣出,粗老茶片经剁碎后,用作底茶,捡好之“高品”、“梭边”,需分别湿以百分之三十水,堆于屋隅,使其发酵,底茶不能潮水,否则揉成晒干后,内部发黑,不堪食用。
 
上蒸前,秤“底茶”(干)三两,“二介”、“黑条”(潮)亦各三两,先将底茶入铜甑,其次二介,黑条最上,后加商标,再加黑条少许,送甑于蒸锅孔上,锅内盛水,煮达沸点。约甑十秒钟后,将布袋套甑上,倾茶入袋,揉袋振抖二三下,使底茶滑入中心,细茶包于最外,用力捏紧袋腰,自袋底向上,推揉压成心脏形,经半小时,将袋解下,以揉就之茶团堆积楼上,须经四十日,因气候潮湿,更兼黑条二介已受水湿,茶中发生Lposc类之酵素,而行馥酵,俗称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