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喝到锁喉还要追,茶文化到底是怎么洗脑的
2014年05月21日

喝到锁喉还要追,茶文化到底是怎么洗脑的

我喝大部分的老茶,都会锁喉,特别敏感,所以,喝老茶的心思就逐渐淡了。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特别敏感,后来问了许多人,都是喝到湿仓茶就会锁喉,甚至是湿度很轻的那种。

这让我大为好奇,为什么锁喉还要喝呢?

喝茶和搞艺术搞科研搞钱都差不多,都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愉悦感。锁喉感,就是嗓子发干,喉咙不舒服,茶汤的刺激性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不好喝,也失去了愉悦感,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要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直到有一次,一个茶友带来老茶品鉴,喝了还是轻微锁喉,问他,他也锁喉,但是,他说这是“喉韵”。

这个回答一下子把我惊呆了,茶文化居然把人的味觉、思想折腾到什么地步了?

之一

2018年召开的首届普洱茶核心文化高峰论坛,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论坛涉及的话题,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茶界讨论,相关的人员更是引起了媒体的连续报道。会议后,我遇到某紫砂大师,他给我说了一件事,说是台湾有个茶商,西洋镜被这次会议拆穿了,每天都在发朋友圈,叫喊要和这对质,和那个对质:“普洱茶不是只有xxx、xx才了解,香港还有人的。”

其实这些人都在云南啊,每天都叫唤,不如买张机票来云南,谁又不会见你,只要你真敢来对质。

这是论坛之后的一个小插曲,其实还有很多事情,不值得去理会。于我而言,会议结束了,有影响无影响,那是市场的事情。

会议邀请的这些人,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管理人,基本上云南的茶叶历史,问这些人几个主要问题,与史料一对照,大部分就能搞得一清二楚的。

比如刘勤晋老师是改革开放后茶叶教材的副主编,现在茶学系的教材,基本是以此为母本,刘老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接触研究普洱茶,可以算是系统研究普洱茶的第一人,魏谋城先生是茶叶公司副总,1973年云南熟茶研制小组副组长,《云南省茶叶公司志》主编;周勇是香港南天公司茶叶负责人,昌金强是特种茶出口科科长,尹晓明是普洱茶第任仓库保管员,。。。。

如果这些人说了都不算,那到底是谁说了算?

之二

以前的茶界喝老茶,清一色港仓回流茶,年份到底是哪一年,都是看书,书上说是清代的就是清代的,民国的就是民国的。再来辨认包装新旧,印刷痕迹。。。问题是,这一套辨认完,那这个茶到底是做仓还是没有做仓,市场又如何鉴别呢?

那时候接触到的基本都是港仓回流茶,这还算是有层次的,剩余的基本都是做仓老茶,做茶早一点的,基本都陷入到这种旋涡之中的,80年代末期的定制茶,现在大家都不讨论了,茶厂自己盗版自己的老包装,是算50年代还是80年代呢?1997年到2004年,市场的茶品,大部分都是八中茶,版面从50年代到90年代都有,很齐全,现在这些茶都被大庄家放进了图书,就成了各种正版,分析油墨如何,暗记在哪里。。。

消费者,无论是高官还是富商,哪里会清楚这些历史细节。

有个茶商,专门找做假茶的名人采访,目的在哪里呢?老茶的时代早就过了,少了“茶市长”,有哪个江湖大师不是如丧家之犬?

现在的消费,新老生熟,各有群体,互有穿插,靠故事、捧臭脚那一套,早就在市场不吃香了,稳固的高端阶层你攻不进,余下来的伪高端,你又没有能力拿下来,这到底是在想啥呢?

之三

普洱茶界,年份是最大的卖点,又怎么去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辨识点呢?

前期的港仓回流茶,无不是高温高湿的仓储,高温高湿仓储类同渥堆,只不过叫“渥堆生饼”,高温高湿之后,出来都是酱油汤,事实上是丧失了很多辨识的特征。

茶饼自然陈化,叶底的变化痕迹是逐次变化,汤色与叶底的变化是有联系的。

很多做仓茶,一种是叶绿而汤红,种是叶底褐红而汤红,两种茶,反映是两种做茶工艺和仓储,看这样的茶,叶底的油润与鲜活是关键、

这样的茶品鉴别,按照文字分析的角度,实在是难以描述的,非要实物样板的结合,而且必须是正品与仿品的结合,辨识的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高温高湿是一种剧烈反应,对于叶底、汤色、香气的改变都很大。之前喝老茶,流传的樟香、参香、荷香,被认为是老茶品鉴的第一要素,事实上,这样的香气无不是骗局的一环。

直至今日,真正的陈茶多了,有了存茶的经验,才认识到高温高湿转出的樟香、参香、荷香,是仓味夹杂陈味才会产生的味道。

市场就是这样,老茶到底是什么口感,庄家说不清,没有经过湿仓、仓储干净的陈茶口感,接触的人更是寥寥。

一旦真实的口感被隐藏,高仿茶的反而就成为了茶界圣经。

之四

最早的茶界,把很老的茶,不知道年份的茶叫做“远年茶”,远年,也就是不知年。我认为这是一种地道的做法,把年份藏起来,比拼的是口感,销售的是各个茶庄的口味(每个茶庄存茶风味区别)。

现在不是,老茶都标有明确的年份,清代,民国,100年,50年。。。好像都喝的出,好像又都喝不出。近十五六年来,茶品的包装都印刷上了日期,相对而言,增加了一些辨识度。但是,要注意区别的是,同样的茶,昆明放十年,广州只需要三年,汤色,口感就差不多。

这几年,昆明仓的出品,这几年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可惜的是,量很小。一个是大多数是消费茶,比如山头纯料,存放到三五年,口感就很好,也就消耗殆尽。

另一个,则是与整体的原料结构有关,好的山头茶原料,重视的程度没有多少年。我指的是行业的整体对原料的认识,还是比较晚的,尤其是山头茶原料这一块,02到06年只是一点点,不够完善,08到13年更进一步,17年之后,市场才进入了深度,毫不夸张的说,普洱茶对于原料的认识是几起几落之后才有的。

没有好原料,再老的仓储也毫无意义,今天市场的存量并不小,价格也便宜,但是,还是卖不掉,原因在哪里,关键还是口感不行。

原料和转化是一个有机的结合,结合的好,才有好的结果。原料品质高,仓储方法得当,量太少了,市场又毫无影响力,所以,这几年的市场,你很少听说有古树茶的“名品陈茶”出现的。

现在的产业,形成了名山茶,而不是形成了名品茶。

没有一个品牌靠陈年山头茶出名。

普洱茶如今已经是声名远播,然而,名头之大,名品之少,其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这是倍让人感叹的。。。

来源: 吴疆说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