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最后的土司府
2014年05月21日

最后的土司府

 沿着昔日的官道来到上城,一座气势恢弘的古建筑出现在眼前。红砂石叠砌的十三级台阶之上,矗立着一座二叠小歇山式飞檐斗拱门堂,金色的柱子,支撑着玲珑轩昂繁复华丽的斗拱,高翘的飞檐向世人炫耀着土司的权威与财富,衙门两边前后各设置四个突出的小阙,变化的屋脊犹如优美的韵律,翘角顶端两支随风抖动的角须,使古老的建筑尤显生动有趣。
沿台阶拾级而上,见一小月台,三进二的衙门,中间设大门,左右各设一小门,与前面的繁复华丽相比,后面的立柱、屋面、屋檐更显得简洁实用。门楣上面两个“门当”支一黑底描金横匾,上书“孟连宣抚司署”。作为云南清代土司衙署的代表,它是全省唯一的一座由傣、汉、白族建筑风格合璧的大型建筑群,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十八座土司衙门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座。1965年被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首批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重建于1878~1919年,主体建筑有议事厅、正厅、东西厢房、厨房、粮仓、门堂等,占地面积6738平方米。孟连宣抚司署是中国仅存的傣族古典礼制建筑。从航拍照片上看,这座古建筑就像“一颗印”,象征皇帝手中的一颗大印。
首先,大门与主体建筑不在一条中轴线上,门是歪的,道是斜的。这是与汉族类似建筑最大的差异。汉族的主体建筑和大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三合一照壁”是最常见的样式,功能是外挡邪气不入侵,内挡福气不外泄。傣族建筑也有此忌讳,但他们只是把门的位置弄歪一点,这样处理,既保“气”“聚”而不“漏”,又省去设照壁之累。盛易祥。
议事厅气度不凡,建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8年),为三檐歇山顶干栏式建筑,长24.5米,宽16.1米,高10.2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合抱粗的干栏桩柱,呈六排四十七棵对称排列。楼上是土司议事之处,设有龛台,当年土司从背后的龙形梯子而上,高高端坐其中。土司手下的官员则席地坐于地毯上。刀叉矛戟、旗帜、金伞等仪仗排列左右,钟鼓号炮等环列四周。在天花板和柱子上,用金水漏印呈现出傣族风格浓郁的花卉动物图案。
显然,傣族的礼制与汉族不同,汉族面南而王,土司座西面东。所以,议事厅的主入口设于东边,正面和西面都不设入口。在东边最低一层屋檐中间,架起单面雨棚,紧接二层屋檐,而支撑起这片雨棚的仍然是传统的斗拱飞檐,檐下“喜上梅梢”、“松鹤延年”等浮雕引人注目,其中有幅浮雕让人纳闷,一匹马背上负着道家的阴阳鱼,问了精通道学的人,说这叫“马上圆满”。这种把主入口开在侧面,不在中间,且不对称的做法,完全出自傣族传统的布局。上了二楼才算进入议事厅,每当臣民从东面上去叩见傣王时,陡峭的楼梯使上者不得不弯腰曲膝,这刻想必让傣王的尊严得到充分的满足。
楼下没墙,沿着外围的柱子,设了一圈座栏,里面设有木板铺设的地楼,不悬空,是土司避暑乘凉和看戏的地方。这样的处理,显然出于气候的因素。这里属亚热带河谷盆地,雨季高温多湿,故傣族民居屋檐都出挑低远。增宽屋檐使屋面投影面积加大,既可防止雨水飘洒进底屋,又能抵挡太阳的灼晒。底层无墙,屋面宽大,屋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加之屋顶高耸,使二楼气体形成对流,让到来的游客倍感凉爽舒适。
看来,傣族贵族对汉族建筑文化的接受,有自己的选择标准。议事厅三面的外部仿汉形式,可以增加这座建筑的气势和庄严,屋面、内部及后侧保留傣族的传统形式,能顺应中南半岛佛教文化圈内的傣族古典礼制,傣汉两种建筑文化在这里巧妙融合,显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来源:杨志坚  普洱杂志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14052319215493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