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茶本身,我建议大家注意一下这个茶的外在美:包装的美。虽然多美的美女在医生眼里都是组织、器官、血液、细胞……但是,美是不能用解剖出来的东西来衡量的,它需要你的艺术感悟。
我认为,这个包装上的“责任”两个字,篆书的写法,让我们觉得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曲曲折折,甘苦同在;互相缠绕,互相支撑。
还有就是配画,它有山水木石,亭台楼阁,这是我们的家,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这个家。
温医生谈内质美: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抗击防控新冠疫情是我们的责任。
对于六山缘来说,今年适逢疫情,再加云南干旱,茶叶减产减量。在这样的艰难中,依然保质保量出产品,也是一种责任。
品茶试茶其实讲求“环境、人、茶”的状态。在这个暑热的夏天,普遍来说,中国人的人体体质偏湿热状态,舌苔厚了,各个感官感觉都有所下降,所以试茶我们应该多次尝试才能客观评价,这也是我写这文章的态度和责任。
以下是我4泡后的综合感受。
首先看茶饼,黄片不少——这在六山缘体系来说不多见,茶梗感觉稍微纤细,印证了今年干旱减产出茶的不容易,但是茶瘦不代表温柔,嘻嘻,下面慢慢说。
8克茶,120cc盖碗。天气炎热,这个茶我要温柔对待,节奏放慢些,也让自己平和些。
热碗干醒,花蜜香低沉,没有太张扬。
95度水润茶湿醒10分钟,之前高温湿醒茶青味道厉害,低温些茶青味道可以忽略了。温度不高香气也忍而不发。
低慢注水,一泡下肚,无苦无涩,但是气沉,力量彰显,张力十足,咽喉微微回甜。
3分钟后,二泡继续,间隔时间有些久,因为茶叶够温度,所以注水都要慢。
二泡苦出,不强烈,涩微,口腔还附带上清凉感,苦出甘到,咽喉甘甜存留久久不散,在等待第三泡的几分钟里强力持久的存在着,所以人不可貌相,茶也是。
3到7泡,我历时长久,各项指标都持续稳定。
8泡后开始闷泡了,还是持续输出甘甜。
再看看茶底,晕,叶梗也变得太肥壮了吧,干旱茶的特点?水分少了,瘦了,内质更加丰富了,可见以后的转化更猛更甜。
12泡就投降了。
总结一下:我有一次泡重手泡,苦涩重了,回甘更加强烈了;但是个人还是喜欢这种平静温柔些的。
毕竟天气炎热,外猛则内要柔,这样阴阳才平衡。
受何大师影响,动不动就说说医学常识,各位见谅。
梁医生补充:
第二泡,大部分同温医生的感受。但,我多了一道感受——咽喉部有清凉感,怪事,这个要问老师了:茶汤经过了咽喉,之后吸一口气,有一丝凉凉的感觉,会不会是回甘造成的?
在等待杯子里的茶温度下降的时间里,很舒服地打了几个嗝。似乎何大师说是肠胃气体,但根据医学常识,这个真不是。而是茶气。
第四泡,甜差不多盖过苦涩,回甘招之即来,快,爽。打嗝连连。
来源:Dr.温 & Dr.梁 芳村老茶骨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4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