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别人发财靠种茶,茶农却在“砍茶树”?
2014年05月21日

别人发财靠种茶,茶农却在“砍茶树”?

“别人发财靠种茶,我们发财靠‘砍茶’!”在云雾缭绕的景迈山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布朗族兄弟南康说。

南康所谓的“砍茶”,可不是私砍滥伐茶树,而是为提升茶叶品质,由专家和茶农共同琢磨出来的一项优化茶林措施。

雄浑的景迈山,山顶有2.8万亩千年古茶林,研究表明,这些高大的茶树是野生茶向种植茶过渡的活化石。老祖宗的遗留,既泽惠后人,也给子孙压上了维护荣誉的重担。那一片片后来种在山腰上的台地茶,如何才能像千年古茶树一样,挺起“景迈山出品”的胸膛?

曾经,山上的布朗族、傣族乡亲为了脱贫,于上世纪末搞起了密植高产,用了农药化肥,结果产量上去了,但病害却加剧,茶质节节退化。路子走歪了,南康他们醒悟了过来。

专家来了,信息也大量传进山来。在县里的决策下,在专家和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南康他们开始了生态茶园的改造:砍茶树!把每亩3000棵压减到160棵,绝对禁用农药化肥,同时用现代生物技术“虫口夺茶”,在茶树间种植具有抑虫利茶功能的乔木和药材。

“起初有点舍不得。”南康笑道,“改造后,台地生态茶价格涨了十多倍,乔木下面还产出了名贵药材。”

如今,南康已成为景迈山茶叶诚信联盟理事长,他提出尽快“统一定价、统一检验、统一监控、统一标识”,“实现可追溯、可查询、可识别,让景迈山始终成为名茶之乡。”南康说。
 2-140524130913144.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