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柑普茶持续火热,警惕繁荣背后的隐痛
2014年05月21日

柑普茶持续火热,警惕繁荣背后的隐痛

2014年柑普茶发力市场;201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闯出8亿元市场份额;2016年小青柑带动“柑普热”持续升温,翻番创下逾16亿元产值;2017年“柑普热”现象还在持续发酵,8月份新一轮小青柑大战正当进行时。

在普洱茶市场的毛茶、成品价格倒挂时期,小青柑为普洱茶市场激发了新鲜的活力,然而在片“柑普热”现象的背后,其产业链条上的各类角色也流露出一些难于言说的委屈,值得茶企在入市厮杀前冷静地思考一番。

首先,这两年原本在观望中的品牌普洱茶企也相继入局,“前两年我们品牌还没有做柑普茶,很多代理商常常会提柑普茶在北方市场这么火,其他很多品牌的代理商都在销售柑普茶,我们应该也做一做柑普茶产品,要不然都不像做普洱茶的了。”偶尔会听到新进入局的普洱茶企营销负责人如是感叹,这是典型的渠道商倒逼品牌茶企进入柑普茶领域的厮杀。通常这种情况下,柑普茶并没有成为这一企业当下的主推产品,或者只是这一时间段的应景产品。

其次,南方一些品牌的经销商也表示有苦难言:“柑普茶虽然看着这么火,但实际上却有点卖不动,可是我们又都提前付了厂家的货款,退不回来了。每年合作的厂家都有定额的供货指标,不达到一定的拿货量,成本太高,而按厂家要求的量拿货,现有店里销售又消耗不完。实在没办法,只有私下把产品调给北方的经销商。”经销商之间让渡产品虽不是常态,也是种经过市场选择的结果,反映的却是品牌前期所做的调研偏离了真实的消费市场。

第三,茶叶专营店店主也有自己的困惑:“如今客人进店第一时间就问有没有柑普茶?看过、尝过,真正有能力购买的并不多。似乎每个人都对柑普茶很好奇,可到底谁最有可能购买?品牌与厂家并没有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大部分柑普茶企的用户画像并不清晰,况且如果店主刚一扎进柑普茶领域,只代理柑普茶一类产品,还面临着潜在的单品风险。盛易祥。

第四,虽然今年不少柑普茶企透露会达到百万吨以上的产量,其实很多加工厂实际接到的茶企下单量并没有那么高。到底是坚持做纯粹的加工企业?还是走向柑普茶自主品牌之路?这是新会当地大大小小的柑普茶生产企业在一定阶段面临的两难选择。当然,从代工走向前台的道路并不是那么顺利,需要建立全新的茶叶销售渠道,需要平衡与品牌普洱茶企的代工关系,需要从0到1打造企业的品牌形象,等等。

第五,当茶界目光聚焦新会时,新会柑的价格逐年上涨,今年7月份更因柑价格涨幅较大,不少茶企延至8月份才正式生产。当地一些种植户、个体果农却表示:“都说新会柑又涨价了,可加工厂给到我们的收柑价格并没有像外界传言和炒作得那么高。”

第六,其实普通消费者也有话要说:“虽然茶叶城里一大片都是柑普茶,却很难找到真正好喝的,有朋友还喝到过一次发霉的,简直苦不堪言。”食品安全是底线,也是生命线,更是高压线。可当前柑普茶市场鱼龙混杂,仿冒、假冒的产品也进入市场,而真正坚守产品品质的品牌尚未完全覆盖消费市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喝上一杯好柑普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足够的产品体验与鉴别能力。

无论是品牌茶企、茶商,还是供应链环节的加工厂、种植户,或者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对柑普茶多半是又爱又恨,因为有机会做好它、喝好它,同时也面临选择的困难,换句话说,是对柑普茶强势品牌的召唤。如果柑普茶品牌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品牌VI走进了消费者的生活,那么,最后的赢家一定就是这些将价值观与品牌文化根植于消费者心中的企业。
 1485704_175112629122_2.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