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近年来,普洱茶市场现象及断代知识背景
2014年05月21日

近年来,普洱茶市场现象及断代知识背景

普洱茶在国内畅销的历史并不长,从1999年开始计算,满打满算至今也不到20年,比起龙井,比起乌龙,普洱茶无疑是一个小兄弟,稚嫩得多,乃至于审评的方法脱胎于龙井,泡茶的方法借鉴于乌龙。
 
历史的轨迹往往有让人意料不到之地,1998年,继日本、法国80年代畅销普洱之后,德国市场也传说普洱茶减肥、降血脂,于是,市场热销,据当时的云南省茶司具体经办业务的领导汤平、昌金强先生回忆,1998年德国市场几乎把云南的普洱茶抢购一空,最后,省茶司因为市场销售太好,利润太好,干脆包机(飞机)运送普洱茶,这可以算普洱茶历史上最显贵的时候。

但是,与香港壹周刊的毒茶事件报道一样,也与2005年国内的猪圈发酵事件样,德国市场在其后也因为一篇报道普洱茶的生产不卫生,而导致市场一下子暴跌,直至彻底退出德国市场。

但是,市场本身就是这样的,原本一个供应香港市场,零星满足日本、法国、台湾市场的茶品,之前的供应也算正常,一旦,市场被另一端抢占,空白的市场效应就很突出,一下子,香港、台湾市场觉得普洱茶很抢手,连带内地市场也开始认识到普洱茶。

当然,市场的开始有动向,实际还是2003年,云南与广州几乎同步。盛易祥。

2005年,马帮进京,普洱茶暴得大名,市场一下子吸引了天量的资金投入产业,从2005年到2006年,短短一年时间,普洱茶产业增加了1000家茶厂,直至今天,产业的基础也是当时形成。所以,每每有人说,普洱茶是某某台湾大师炒热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言论,因为所有市场的兴旺,其决定权都是在资本家,在市场资金。而在这之前的2003年,国家取消农业税,也是刺激产业发展的个重大因素,所以,2003年,几乎所有茶类都得到了大的发展。

2007年,普洱茶不堪产业集中式资金的涌入,消费者的基数明显不能承载,导致崩盘。这是一个合理的现象,一驾马车本来拖1万吨,你让它拖10万吨,肯定垮掉。

不过,无论市场到底是怎么样,2007年之前,只要是树叶子压成饼,打上普洱茶三个字即可以赚钱。茶厂厂长也从骑单车变成了开豪车时代的正式切换。

2008年,普洱茶停摆。也正是这一年“古树茶”概念开始发力,之前的野生茶、荒野茶、抛荒茶、深山老树茶、大树茶、老树茶等等概念,一统在“古树茶”的名下。从产业的角度而言,产业需要个新的概念来替换掉“普洱茶”这三个字,从产品的质量上而言,中小茶企的确因为“古树茶”三个字把茶品质量得到大幅提示,以明显区别于三大品牌。从社会现象来分析,市场需要个性化时代的产品出现。

2009年,房价暴涨,普洱茶仍然停顿,很多企业无论大小皆传言破产,市场直到2010年,因为借干旱题材而稍有起色。

2012年,古树茶概念开始细分到微小山头,薄荷塘、茶王树、龙家坡、弯弓这些微小产区名词开始频频出现于消费者的视野。

2014年,普洱茶产业到达第二个峰值,随之衰退。2008年-2014年出现了一大波以原三大品牌经销商自己出资创立的品牌,整体特征皆为广东、福建茶商控制,市场称之为“茶商品牌”。三公消费取消,一些新概念的茶品(茶粉、茶膏)逐渐烟消云散。雨林品牌现象突出。

2015年、2016年,市场盈利模式发生巨大转变,批发市场、实体店受到巨大冲击,市场在艰难中徘徊,一度在市场左冲右突的茶商品牌又开始停滞。老品牌借“系统”之力,重新回归主流位置,七彩云南、大益、下关、澜沧古茶、中茶、老同志、龙园号、勐库戎氏生产量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所以,市场传言普洱茶存量30万吨、100万吨等等数字,其实都是传言,只要统计以上茶厂的数据,打掉虚高的50%、60%的泡沫,得到的就是今天的市场存量。
 10503551_235358779000_2.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