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有多少对消费者明确的指出自己的产品是拼配的?准确的说明自己所拼配的茶叶性状。我听说有这么一种说法:过去在国有企业上岗的同志最重要的岗位不是厂长、车间主任,而是拼配室的拼配师傅,厂长上班基本都在拼配室陪着拼配师傅上班。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体制改革了、国有企业倒闭,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继续在生产经营,为什么茶叶拼配技术到现在就变成一个行业都在忌讳的专属名词?我很纳闷.....
我没看见多少愿意把拼配这个词用出来的.....基本都是用“名山名茶”代替。教课书里讲的无论是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制作工艺,我们要参照好,过去的生产标准到现在很多都在改变了。现在生产者迎合着消费者的需求,制作纯料、单株……加工工艺五花八门。我还算愿意多看书,很多讨论出来的东西会夹杂着一些个人观点,参考前辈的经验,通过实践尽量保持上世纪八十、九十年的的工艺要求,回归原味。
茶友j:改制前能做到的,今天大多数企业做不到,经济发展了,技术进步了,反而做不到,真是有点讽刺!
茶友k:品质评价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可以讨论出来的。需要投入时间、人力、金钱,还要制作标准样,制标人还得理论联系实际,接地气。客观现实是:现有的普洱茶、红茶、其它黑茶产品的感官品质评价是词汇术语严重不足了。若学术界和协会、茶生产企业不联手修改茶叶流通等级及其审评标准,同时修改教科书,并广泛普及。否则,不出十年中国茶叶评价就成了江湖之说。计划经济时代那套是可以继承与发展的。这需要产学研政合作,更需要有品牌意识的茶企参与及应用。
茶友l:现行教科书里的审评术语,是在计划年代的产物,其中出口大宗茶等级及审评是为立顿进口原料茶而设立的,内销茶也是为一家经营的商业供销社精制厂或边销茶定点厂而制定的,基本上可说是毛茶和原料茶的等级标准及评价术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茶叶产品花色及品质等级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就出现评价茶品质的方法及术语严重滞后了。就是当下火热中的评茶师、茶艺师技能培训教材,也是滞后于产业需求,居此才有了众多的讲故事、江湖说。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知识分晋升评价制度及政府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式的茶叶职能部门是不是也应该自我检查反思一下?!建议公众号里多翻译诠释一些外文杂志上的前沿研究成果。不用科学数据与方法,很难去区分不同树龄、不同仓储年份、不同海拔高度之间茶叶品质客观存在的差别,自然就无从评价它们之间的价值差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