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印媒:从种茶到卖茶,印度茶产业需从中国取经
2014年05月21日

印媒:从种茶到卖茶,印度茶产业需从中国取经

印度茶产业专家认为,从技术到农业实践、从机器到加工单元、再从工人健康到产品多样性,中国茶产业目前遥遥领先于印度。

据《印度斯坦时报》网站4月22日报道,国际爱茶者俱乐部创始人兼老板、总部位于美国的“茶馆”公司负责人丹·罗伯逊,以及首位把印度茶叶引入中国的印度企业家拉吉夫·洛昌,日前同该网站记者分享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说,中国在茶叶领域有许多值得印度学习的地方。

中国的饮茶习惯始自约5000年前,该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罗伯逊和洛昌说,印度和中国对待茶叶的态度存在本质区别——茶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印度只是门生意。

他们说,从茶叶种植者到茶商,印度的整条价值链都有许多东西要从中国学习。

罗伯逊说:“中国人把他们的文化、历史以及对茶叶的理解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生产出了数量繁多的茶叶品种。印度却只有几个品种。”

印度茶叶生产者对这个观点极为认同。印度松加奇茶叶公司在位于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和杜阿尔斯拥有四个茶园,该公司市场总监S·K·萨里亚说:“在中国等东方国家,茶叶不是一件商品,而是被当作老天的珍贵恩赐而受到膜拜。”

位于大吉岭的古姆蒂茶叶公司的合伙人阿肖克·库马尔说:“在农业实践、机器、加工单元以及产品方面,中国人遥遥领先于我们。印度有许多要从中国学习的地方,而中国则没有任何需从我们身上学习的地方。”

2004年,作为洛昌茶叶有限公司的老板,洛昌成为首位把印度茶叶引入中国的企业家。他说:“中国茶产业在创新、创业以及质量和员工福利方面都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不过他说,中国茶产业存在项空白,它没有像印度茶叶委员会这样的监管机构。

非官方数字显示,中国2016年进口了400万公斤印度茶叶,而印度仅从中国进口了几千公斤茶叶。印度对中国茶叶征收130%的关税,中国仅对印度茶叶征收17%的关税。

茶商说,高进口税造成印度市场上的中国茶叶价格高昂,只有大酒店才会消费少量中国茶叶。

印中两国茶叶工人的收入也存在巨大差距。中国茶叶工人的日薪为1000卢比(约合107元人民币),而西孟加拉邦北部茶叶工人的日薪仅为131.5卢比;此外,中国工人还享受食物、住宿以及医疗方面的额外福利。

洛昌说,中国茶叶工人不需要担心身体健康,因为政府向他们提供社会和医疗保障。他说:“印度这方面的保障极度缺乏。”

延伸阅读“茶院士”陈宗懋:农残“拦路虎”制约中国茶叶出口

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说,中国茶叶农药残留超标威胁茶叶质量安全,制约出口消化过剩产能,应注意茶叶生产绿色防控。

陈宗懋是茶界唯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茶叶农药残留研究领域。他认为,目前中国茶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质量安全不过关、劳动力短缺、消费较低,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

近些年,中国茶叶产能持续出现过剩,以2016年为例:中国茶叶产量240万吨,但国内销量150万吨,出口量仅34万吨。

“有外国友人问我,为何中国(茶)产量那么大,出口量却不大?我认为,国外进口标准严苛,但主要问题是我们对农药的限制不够。”陈宗懋说,茶叶产品安全质量问题,造成中国茶叶出口量多年来始终徘徊于30万吨左右。

据悉,2015年中国向欧洲出口茶叶3000多个样品中,农残超标1030个,占比三分之一。

目前,中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农药残留、金属元素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其它污染物。农药残留污染占问题总量80%。

陈宗懋提出,应注意茶叶生产绿色防控,促进茶叶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并注意茶产业的全程清洁化,种植业清洁化,加工业清洁化,包装、储存、运输清洁化,包括销售清洁化。

针对不久前网络流传“中国98%的茶都有农药残留”、“喝茶等于喝毒”的说法,陈宗懋表示,大多数农药是脂溶物,不溶于水。中国人喝茶的方式是泡饮法,喝的是茶水,茶叶中的农残量并不等于茶水中的农残量。

他指出,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在泡茶时的浸出率与农药在水中溶解度密切相关,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愈高,在泡茶时进入茶汤中的浸出率也愈高。茶叶生产中应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必须替换水溶性农药,并帮助茶农树立科学的施肥、因需施肥的观念。
 2-140524131545243.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