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李松泉:挖掘普洱茶优势
2014年05月21日

李松泉:挖掘普洱茶优势

一片叶子的疯狂傲慢之旅

从17、18世纪开始,来自中国的一片树叶就开始了它的疯狂之旅,随着中国茶叶大量地进入英国,英国变成了一个喝茶的国度。文人们用极为夸张的语言赞美:“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茶,没有茶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我庆幸没有出生在没有茶的时代。”

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茶叶进口量继续猛增。资料显示,1750年时,英国茶叶进口量为二百三十万余磅,到1764年已经增长到了五百六十万余磅,数量翻了一倍有余,1774年,进口量已是1750年的三倍。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据资料统计,在最高的年份,茶叶占了东印度公司自华输出商品总量的91.9%,最低也有55.1%,这个阶段年平均占了总输出量的78.84%。

同样,作为茶叶大国中国,自清雍正皇帝将普洱茶列为贡茶起,普洱茶的身价一路飙升,在清嘉庆年间甚至到了“一两普洱几两金”的程度。如今,“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普洱也得到普及,飞入寻常百姓家!毫无疑问,普洱是辉煌的,有足够傲慢的资本。乱子客茶业。

是什么造成了对“普洱”的偏见

我国普洱茶种植面积、产量都是世界最大、最多的,但单产、效益、世界市场占有率都不是强国,甚至全国近7万家茶企年销售总额只和英国立顿茶业公司年销售额(230亿美元)相当,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有多少风光,便有多少堕落”,这句话用在普洱茶身上再合适不过。由于国内茶行业缺乏标杆品牌,95%的茶制造都以小企业为主,加工初级,分散化经营,产品积压严重,产能过剩,竞争力差,再加上产品本身检测较难、国家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构,造成了普洱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困局。

投资普洱是买现在还是买未

近几年来,除了品饮属性之外,由于普洱具有越陈越香,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增加的特点,普洱茶投资开始火热起来。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投资者还是以黄金白银等为主,对于普洱的观念还停留在即买即喝的阶段,买现在还是买未来就成了很多投资者的困惑。

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

1、2002年11月,国际贸易广州春秋季优质茶评比会上,100克出厂3年的宫廷普洱茶以16.8万元的价格拍出,举打破2001年铁观音茶王创下的12万元的记录

2、2003年,中国台湾,一块宋聘号圆茶在茶店以45万台币(人民币约10万元左右)被一位司机买走。同一年代的宋聘圆茶在北京被人估价为100万人民币

3、2004年2月8日,在广东大厦,鲁迅和许广平珍藏的一盒清宫普洱茶砖中唯一的一块3克重受托拍卖的茶砖,以1.2万元被人拍走

4、2005年,6桶从云南马帮的骡马身上卸下的普洱茶拍出了241.6万,单桶约2500克茶叶最高拍到160万,创造了云南马帮在沿途6省市义拍最高纪录

5、2005年12月10日下午,天字号紫天砖拍出10800元高价,“纪念茶马古道命名15周年”生饼以10000元紧随其后,纪念西博会生饼也拍出了8000元

6、2015年11月5日,云南省普洱市普洱中心拍卖会上,竞买人陈飞以10万元拍得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的2008奥运国礼1号古树普洱茶(1沱)(起拍价99800元),创下全场最高成交价!同时,同公司的2008奥运国礼2号古树普洱茶(1沱)(起拍价10800元)以11200元拍出,2008奥运国礼3号古树普洱茶(10盒)(起拍价4800元)以5200元拍出

乱世存金盛世存茶,普洱被称之为“可以喝的古董”,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新普洱茶是人人可得的日常饮料,老普洱茶却又“价等兼金”,可望不可及,如果在“普洱天平”的左端是“典藏价值”,是只涨不跌的“耐久财”;而右端则是“饮用价值”,是喝一片少一片的“消费财”,那“时间”就是游走在两者之间的“砝码”,随着时间砝码往左推移,这饼茶的典藏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

“筑梦天宫”太空纪念茶

为了纪念神舟十一号飞船任务圆满成功,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特此推出“筑梦天宫”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纪念茶。这款纪念茶采用存世少、品质佳的古茶树茶菁为原料精制而成,以天宫二号实验普洱茶为原料,包装下层放置的龙凤团茶可单独存放,后期转化非常值得期待。

此款纪念茶在制作过程中,引进国内外领先的设备,严格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的31项理化指标进行严格控制。每一种茶品必须经历18道工艺环节,37个品控细节才可获得。并通过了绿色食品、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等多项认证。

此款纪念茶因其独特的纪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成为2016(第九届)《浙商》年会唯一指定用茶,并被中华航天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永久收藏。

小罐茶引发的争议

自小罐茶在央视大量投放广告以来,广大消费者和茶行业对小罐茶的争论从未停止,与以往的许多争论一样,评价褒贬不一,态度两极分化。如今,对小罐茶的态度可分为两派:“迷恋派”和“冷漠派”,迷恋派对小罐茶的营销方式和茶叶品质十分认同,对小罐茶的八位制茶大师信任有加。冷漠派则认为,小罐茶的商业炒作与产品包装均有过度之嫌,价格太过昂贵。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事实是,小罐茶发布销售约一年时间,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有80家专卖店,选址均在大型购物中心,有10余家店近期月销售额超过100万元。除了线下,小罐茶也在天猫、京东、有赞等线上平台销售。

在品牌推广方面,小罐茶覆盖了线上线下各种广告渠道。他们在央视投放广告,也与逻辑思维、滴滴打车、一条等互联网平台合作。比如2016年在罗辑思维进行春茶预定,一天销售额突破百万元;TimKobe参与的开业直播有230万人观看。目前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有10万粉丝,在春节期间推出的H5小游戏拜年认亲大作战达到160万PV。(以上数据引用自“36氪”)

跳出对小罐茶本身品牌的关注,我们更关心的是“小罐茶现象”。对此,笔者有着自己的看法。
李松泉:挖掘普洱茶优势
茶行业:标准与品牌

我们的中国茶,自神农尝百草的古老传说中,得其净化之功,自茶圣陆羽饮茶品茶的著作中,得其优雅细致,自对外贸易一度高举榜首的经济地位中,以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的白银,得一百多年无可动摇的贸易顺差,引西方列强垂涎不已。

中国人的喝茶历史长达千年,至2015年,国内茶叶市场3000亿元,但在国内A股市场,却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