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搞茶旅一体化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基础上,秉持“茶旅融合,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建设以栽培古茶树(野生型古茶树不可)为中心的旅游点,如观光茶园、家庭茶场、茶体验室、休闲茶馆、特色茶餐厅,变饮茶消费为体验、休闲观光消费,促进茶园变花园、茶区变景区,采制变娱乐。这些都是拉动茶叶消费的新卖点。
(四)扩大消费人群目前全国饮茶人群中,老年人约占40%,中年占30%、青年占28%、其他占2%,扩大中青年人的消费是最大的潜在市场。现在,一些茶艺馆、茶楼用繁琐的程式、慢节奏的动作、很长的时间、不菲的价格将年青人赶到了咖啡馆,这些如不改变对引导年青人喝茶都没有好处。
五、古茶树树龄
古茶树树龄目前还没有科学准确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根据记载、传说或推测,比较准确的测定方法是点数年轮,活体茶树用生长锥在树干上钻洞,取出半径长的圆柱体木条,染色后点数年轮,但是,一般不宜采用此法。正因为如此,现在树龄问题非常混乱,随意夸大,比比皆是。
通常将生长或栽培百年左右的茶树统称为古茶树。多数专家认为,最大树龄约在二三百年,没有千年的茶树。衡量古茶树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年龄,而是它的物种稀有性和科研生产上的重要性。总之,不要将树龄看得太重。
六、古茶树问题上不要厚古薄今
大家知道,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个经验社会,是一代又一代人经验的积累,积累到最后仍然没有跑出农耕文明的大框框,而这种积累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放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被证明也是落后的文明,是低附加值产品,真正创造物质文明的依然是现代科学。所以不要以为过去的、老的东西都是好的,要存其精华,去其糟粕。
七、不要夸大茶的保健作用
饮茶对人体有利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要把它渲染成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什么防癌、抗癌、降血压、治糖尿病等等重大病症都可防治,做虚假广告。事实上,并非如此,在饮茶人群中生什么病的都有。正确的定义茶是保健饮料。
八、普洱茶是否越陈越香?
普洱茶有种“越陈越香”“能喝的古董”的说法,这一观点放在科学层面上看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的轨迹呈抛物线状态,这是科学常理。不可否认,茶叶是食品,食品就应该有个保质期。事实表明,茶叶在存储过程中有效成分在不断减少,感染有害微生物的危险性逐年增加。从云南的仓储条件看,陈放超过20年以上的茶叶香气和滋味的醇厚度都会下降,超过50年的茶饼茶叶模纹已不清楚、香味单薄。普洱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酵母菌和黑曲霉以及少量的白霉、青霉、根霉、灰绿曲霉、黄青霉等有益微生物,但在存储过程中也难免会受到污染,感染有害细菌的风险不可避免,所以不论从哪方面看,普洱茶不宜久藏,尤其在温湿度较高的地方(俗称湿仓)茶叶成了微生物的培养基。据懂行的普洱茶专家说,熟普洱茶陈放3~5年、压成饼的晒青茶(生普洱)陈放8~10年口感最好。不论存放生普洱或熟普洱,以9%的含水量对品质最有利。
九、古树茶品质是否优于“台地茶”?
所谓古树茶是指栽培年限在百年左右的老茶树,台地茶是指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台式茶园。不可否认的是,多数情况下古茶树制茶品质优于“台地茶”,特点是香气、滋味比较饱满,醇厚度高,究其主要原因是这类茶树的生长条件比现代条栽茶园好,如海拔高,生态环境优,茶树零星分散,透光通气性好,土壤有机质丰富,茶树从单位面积土壤中可吸收的养分多,再加不施用化学肥料等。这些都是外界因素,但并不能证明茶树越老,品质越好。如果用同一个无性系品种种植在相同条件下,测试10年与50、100年的制茶品质(当然这项试验需要几代人做),如果确有差异,那可作为茶树越老品质越优的依据。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作物的生理代谢功能是以青壮年期最活跃,故这时期的内含物最丰富,芽叶或果实最饱满,产量最高,品质最优。随着生育期或年龄的增加,一切生理功能都会削弱,芽叶瘦小,内含物减少,产量低,品质差,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颖君、杨崇仁研究,老茶树晒青毛茶的没食子酸含量只有同时采制的台地茶晒青毛茶的5%。故栽培上常采用更新复壮法来恢复树势,延长经济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