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寻访云南普洱茶-老熟茶
2014年05月21日

寻访云南普洱茶-老熟茶

对于末代熟茶的争论,焦点集中在熟茶工艺的发明历史上。因为如果证实末代熟紧茶在清末民初就可以生产,那么,整个普洱茶的制作历史将改写。然而,历史的记录很清楚,云南的熟茶工艺是1973年才完善的,之前的普洱茶肯定都是生茶了。普洱茶历史上,何时何地开始生产熟茶,书本上没有较为明确的说法。最早的说法见于台湾出版的《普洱茶》书,称为末代熟紧茶,作者曾经在1993年4月4日于云南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展示,末代,指的是清末民初。乱子客茶业。

既然是说熟茶,那么,就是在讨论一种成熟的工艺,而不是谈一种偶然发生的现象。就好比远古时代雷电作用树木着火,我们总不能说是猿人发明了火吧?因此,讨论一个制作工艺,就不是在讨论一种偶然现象。如果把两者混为一谈,永远没有办法整理清楚思路,更不要说整理历史。

(高品质熟茶)

1955年11月2日,云南省茶叶公司也曾下文通知下关茶厂对出口紧压茶进行后发酵实验。由于缺少资信,实验不了了之。广东茶叶协会也曾经发布了一些公文说明,20世纪50年代,普洱茶由广东口岸集中出口,并以出口晒青毛茶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是香港。香港茶商利用地窖的特殊温湿环境,人工促进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随着普洱茶市场的不断发展,至50年代后期,香港的茶楼以普洱茶(熟茶)为主,占据了整个茶叶消费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

由于香港地价昂贵,地窖式小作坊的普洱茶加工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供需矛盾,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参考港商的做法,于1955年成立普洱茶茶攻关小组,研究普洱茶发水工艺技术,在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属下的大冲口简易仓库进行发水发酵实验,于1957年获得成功。事实上,后发酵作为一种人工工艺,在1973年之后才开始在云南大规模使用。原勐海茶厂厂长邹炳良先生也曾经证实,普洱茶的后发酵工艺是广东传来的。只不过区别在于广东叫发水技术,云南叫后发酵工艺。

(滋味醇厚、甘甜、生津、回甘、木质香)

正史的记载非常明确:“历史上普洱茶后发酵(后熟作用,陈化作用)是长途储运过程中逐步完成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而形成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的品质风格,有越陈越香的特点。1973年,昆明茶厂采取速成发酵的办法达到上述品质形成的目的。

有很多作者根据一些只言片语推测云南熟茶的发酵工艺可能更早,《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上有明确记载,1956年国家对私营茶商改造,将15户商号按股合并于国有企业。其中复聚、华盛、颐和、益诚、永兴、顺利六家,资方及劳方人员85人,全部纳入昆明茶厂实行公私合营。历史上最大的茶叶加工厂永昌茶厂也并入下关茶厂。如果说这时候已经有了完整的发酵工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下,不可能不传承下来。记录历史只能有凭据而说。

 12948210_120816450178_2.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