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文化 > 谁猎走了云南茶(2)
2014年05月21日

谁猎走了云南茶(2)


 
傣族饮茶历史悠久,在民族迁徙过程中,也极有可能将茶树种植业带到了阿萨姆。当然,这种推断有待得到进一步证明。

相对于茶树的人工传播与流动,自然方式的流动是非常缓慢的,但不是说没有可能。
水,也可能是猎走云南大叶种的“植物猎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认为,从被子植物的进化可以知道,原始被子植物是起源于亚热带区域的高山上,茶树也是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云南的茶树因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的毁灭,得以生存和发展。
由于茶果难以凭借风和昆虫四处传播,主要传播方式是从高处移到低处,或借助水的流动散播到遥远的地方。
云南境内有“三大山系”和“六大水系”,是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伊洛瓦底江等许多大江、大河的上游。茶树种子通过这些江河传入缅甸、老挝、泰国、越南以及邻近缅甸的印度北部,在这些地方发现了类似云南大叶茶的乔木型茶树也是很自然的。
虞富莲研究员等认为,茶树大致沿着三个方向自然传播:一是沿着云贵高原的横断山脉,从澜沧江、怒江等水系向西南方向,即向着低纬高湿的方向演变,使茶树逐渐适应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栽培型的云南大叶茶是其中的代表。二是茶树沿着云贵高原的南北盘江及元江向东及东南方向,即向着受东南季风影响,且干湿季分明的方向演变,这类茶树的代表种有五室茶、五柱茶等。三是沿着云贵高原的金沙江、长江水系东北大斜坡,即向着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且干燥的方向演变,经人工选育栽培的云南东北部的苔茶是这类茶树的代表。


植物猎人猎走了茶籽茶树,民族迁徙带走了茶种,水传播了茶籽,但都带不走真正的茶树原产地。
 
        茶树原产地之争,自英国人勃鲁士1824年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开始。从那以后,许多科技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茶树原产地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有“阿萨姆”说、“伊洛瓦底江源”说、“东南亚”说等等;但世界大部分学者认为茶树原产我国。
 
       不管是1892年美国瓦尔希的《茶的历史及奥秘》,1893年法国金奈的《植物自然分类》中,还是1960年前苏联杰莫哈节的《论野生茶树进化因素》,以及近年来日本“茶树原产地研究会”志村桥博士、桥本实博士的论文,都认为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
 
        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指出,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云南则是这原产地的中心。茶树资源专家虞富莲、陈炳环、谭永济等在对云南全境茶树资源考察后,从云南茶种(Species)的数量、新种的发现、茶种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特点、云南的地质历史等,论证了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而在普洱市境内,广泛分布着距今27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在景谷县,发现了全球唯一的、距今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化石,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是山茶目、山茶科茶属及茶种的始祖。
 
        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孕育和保护了古茶树资源。云南除滇西北高寒地区外,几乎都发现有野生茶树生长,其中树高在数十米以上的有20余处,树干直径在100厘米以上的有十余株。而巴达大茶树、南糯山大茶树、邦崴大茶树曾经分别代表了茶树的野生类型、栽培类型和过渡类型,被称为“云南三大古茶树王”。
 
        同时,云南还是我国乃至世界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云南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据统计,目前云南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在60公顷以上的有14片,总面积超过1.8万公顷。这些大茶树和古茶园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2-140523195234Y3.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