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白莺山头漫茶香
2014年05月21日

白莺山头漫茶香

在这里,可以看到茶树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整个变化过程,可以聆听茶马古道上驼铃的阵阵回响,可以探秘目前茶树品种最多样化的古茶园; 在这里,年份不同、品种各异的古茶树仿佛变成了一曲曲动听的旋律,各有千秋且相得益彰,连片成林形成整片山林绿色的交响乐。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从过度开发到退耕还林,由痛定思痛到绿色经济迈出坚实步伐——数年来,云县漫湾镇白莺山村探索出了一条既守住绿水青山又得到金山银山的路子。
地处澜沧江中游地带的云县漫湾镇白莺山村,自古以来便是云南大叶茶的种植腹地,方圆20平方公里内,茶树如满天星般散落在村子的周边。辖区内的“二嘎子茶王”树龄已达2800年以上,是我国目前树龄第二的野生型古茶树。全村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逾万株,百年以上的有20余万株。
通过不断盘活优势资源,白莺山从提升人居环境做起,探索周边古茶园保护路径,传承村落悠久的历史文化,完成了从因茶而美到因茶而变再到因茶而兴的蜕变。历久弥新的悠悠茶香,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也让白莺山迎来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新一轮发展。
因茶而生 树牢生态发展理念
“曾经的我们毁林开荒却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发展茶叶和林下种植滇龙胆草,家家户户买车买房,去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2万元以上。”白莺山村委会主任罗维强介绍,因为地处高寒冷凉山区,林地多、耕地少,传统农作物产出低是白莺山自古以来发展的瓶颈。
但这样的地理特征却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白莺山村位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中部,海拔2250米,年平均气温20.0℃,与无量山隔江相望。这里的野生茶树群落背靠大丙山生长,分布于1.24万亩山地和村落中,目前仍保留野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27万株。从山脚到半山腰,古茶树散生于村落及田间,形成了漫山遍野是古茶的景象。
但由于历史原因,白莺山古茶园曾数次遭到人为砍伐和破坏,更令人扼腕的是,2003年,村内最大的一株二嘎子茶树,由于村民在旁蒸煮油料被熏枯死亡。为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确保古茶园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白莺山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做到了茶园内不施农药、不施化肥,不破坏生态;杜绝过度采摘,对重点挂牌保护的古茶树,一年只采摘季;组织茶农对古茶园进行修枝、通风、透光改造,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农收入。
白莺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阳应崑表示,近年来茶叶不仅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以前山上光秃秃的,村里各种垃圾随处可见,随着村里富裕了,山头绿了,大家伙自发提出要搞好人居环境,树立白莺山和白莺山茶叶的良好形象。”阳应崑说。
2019年11月20日,云县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当地村民查应昌等8人凭借白莺山古茶园保护的特长入围,将就进一步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作出新的贡献。“作为本地土生土长的老百姓,能把相关保护政策落实到位,把自己了解的茶地管护措施教给其他乡亲,让白莺山更加美丽,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白莺山古茶园保护传承人施成功说。
“只要生态好,茶树就是宝,若是乱打药,茶叶无人要。”不断坚定的绿色发展理念,让白莺山百万株古茶树饱经千百年岁月沧桑仍枝繁叶茂,本山茶、二嘎子茶、黑条子茶等11个品种的茶树在此包容共生,莺飞草长,绿意盎然的白莺山,如今初步形成“背靠山水,茶园环绕”的生态格局。
因茶而谋 山旮旯旧貌换新颜
走进白莺山村,满眼苍翠间最引人注目的,还有村寨里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小洋楼。罗维强骄傲地告诉记者,凭借着近些年茶叶产业的发展,如今白莺山村家家户户已经建起了小洋楼,买上了小汽车,不少老百姓仅茶叶收入一项每年就能达到10余万元。
“以我自己经营的企业为例,每年不低于8万公斤的茶叶鲜叶收购量,就可以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200万元左右的收入。”作为云县阿围茶仓古树茶庄园的总经理,施成功从9年前返乡创业至今,步步见证了家乡茶叶产业的发展。“以前古树鲜叶仅6块左右每公斤,现在已经达到了30余元,老百姓真正从茶叶中受益。”施成功说。
罗维强说,近年来,硬化路已经延伸到了各个村民小组。随着茶叶市场价格水涨船高,专家学者、旅人茶商开始频繁造访白莺山村,为遗落深山中数万株古茶树带来了新的生机。
“因为我家这20亩茶叶,近几年来电动车、摩托车、微型车和小轿车全都买齐全了。”在洼子组村民茶发荣笑着告诉记者,随着茶园管护越来越精细,白莺山茶叶的品质也不断提高,去年自己仅售卖茶叶就有10余万元的纯收入。
“早上摘叶子,晚上数票子。”这是白莺山村如今幸福生活的最生动写照。2019年,白莺山村全村茶叶收入达到1400余万元,当地老百姓人均收入已突破2万元。
为进一步做好茶叶产业的提质增效,实现区域内茶叶品牌抱团发展,2017年,漫湾镇成立了茶叶加工者协会,白莺山村156户茶叶种植户全部入会,协会坚持管护和培育并重,坚决保证茶叶品质。与此同时,白莺山村目前已完成那氏茶叶责任有限公司招商引资协调工作,正在开展原森野公司中山茶厂新建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助推茶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近年来云县委、县政府以白莺山千年古茶园和茶马古道为茶文化内涵,依靠科技投入、提质增效等方式,打造国家、省级驰名商标。同时,云县以不出县门的深加工,优包装来增加茶产业的附加值,以基地+农户+精制作+交易市场的产业链,把山区农民传统茶叶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向。茶文化景观园、茶马古道文化历史、千年白莺山古茶园逐渐成为了云县强县富民的一张底牌。
因茶而兴 探索开发保护双赢
随着白莺山茶声名鹊起,藏在大山深处与古茶树和谐共生的山川和溪流也吸引着更多人前来。为实现茶叶保护与开发双赢,白莺山村依托古茶园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客商旅游观光,弘扬茶文化、以品牌促销售的发展路子。
“针对现有的茶文化优势资源,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传承白莺山村悠久的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周边古茶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集文化体验、古茶树展示、休闲游憩等为一体的生态古茶小镇。”罗维强介绍,近年来,白莺山古树茶品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针对目前新兴的茶山旅游,白莺山村将在目前丰富的古茶树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悠久的历史禅茶文化和多彩的民族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让游客体验到不一样的少数民族风俗茶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