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倚邦|尘烟之下的贡茶余韵
2014年05月21日

倚邦|尘烟之下的贡茶余韵

 每一次来到倚邦,都要到老街走一走,踏踏茶马古道的青石板,回想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不管带哪位客人来这里,我都会站在这座山顶对他说:“你看,这里曾是普洱茶集散中心”。
在去老街的路上,遇到挂着铃铛、拖着货物的马儿,叮叮当当响了路。车走不了的地方,人可以走,马可以走,古时候,马帮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把倚邦茶运出大山,走到天子脚下。
感受这座边境古城的辉煌…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最北部,海拔1900m,今属象明彝族乡管辖。磨蜡倚邦(明代)是倚邦的曾用名 ,傣语为 “茶井” 。
从明代开始,这里就有成片的茶园,明清时期,倚邦老街一直作为六大茶山的行政主管地和政治中心。曾经的倚邦土千总曹当斋也作为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等六大茶山最高管理者,在倚邦将茶叶经济推向高潮。
明隆庆四年至清光绪年间,倚邦以雄厚的实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清朝皇家贡茶,在当时那个年代,只有贵族才能喝到一杯倚邦茶。
倚邦,辉煌之后的3次创伤…
19世纪末,也就是约1880年以后,因为清朝衰落、滇西发生战乱、版纳土地两乌地区被法国人割占,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
1937年法国人在越南阻挠云南茶叶进入莱州,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两乌口岸被法国控制而影响了茶叶出口。
1942年民族矛盾激发,攸乐山攸乐人起义进攻,战火持续三天三夜,给这座历史古城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倚邦,浴火重生的惊艳…
时过境迁,王朝交替,从辉煌的历史到现在的隐世,倚邦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依然是茶树。
高山云雾,森林环绕,鸟鸣幽涧,这座边境古城的故事,这个创造皇家贡茶品质的倚邦传奇,正在舒醒…
中小叶种的倚邦茶树,以特殊香型著称,茶树细瘦但有筋骨,叶形为圆锥形。
贡茶余韵 不是人人都能喝到
倚邦独特的自然环境,让它的小叶种无法复制,也只有纯纯的小叶种,才是纯正的倚邦味。今年做的 “倚邦古树春茶” ,特地存放了半年,才拿出来分享给茶友。
明清时期,茶农做好春茶,通过马帮运输出去,走也是大半年,皇帝也要等到这个时候,才能喝上一口倚邦茶。
《倚邦》古树春茶,干茶条索娟秀,芽头银毫满批,轻嗅茶香徐徐,心旷神怡。
倚邦茶的口感,以花香最为出色
第一泡入口就有极其馥郁清雅的花香,幽然且独特,不同于其它山头花香,这也是倚邦较为独特的一点。
倚邦茶汤 细腻绵润
从第一泡到第十泡,倚邦展现出绵润甘冽的汤质,以及细腻柔软的水路,茶汤含在口中,似含了一口云朵,绵润细腻,流淌过口腔,留下幽然花香,舒适鲜爽。
持久的回甘和深邃的喉韵
《倚邦》的回甘不算迅猛,但会在品饮中逐泡加深,三泡以后,齿颊留香感明显,口腔甜润,喉咙有清凉感。
初饮倚邦宛若是与一个娟秀的女子在对话,让你的心在温婉茶汤中变得柔软;
饮至中途时,它的劲道却让你陡然提起精神,变得刚毅;再往后又变得柔软。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14052319215493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