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普洱茶杀青工艺中的7大争议问题
2014年05月21日

普洱茶杀青工艺中的7大争议问题

 普洱茶初制工艺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杀青,因为低温杀青抑制、钝化了茶叶内酶的活性,为成品茶的后期越陈越香提供了可能;也因为杀青过程中的种种不当操作,为成品茶后期转化不佳埋下了隐患。
目前至少,在杀青过程中还存在几大争议问题:
1 低温是指锅温还是叶温?
很多茶友想当然的以为,低温杀青就是把锅的温度控制在较底的温度,那低到多少呢?书上说在60-65℃,如果茶友去试一下就明白,这个很难做到,不是炒不了茶,而是这样的低温谁能提供?
真相是:把鲜叶的温度控制在较低的温度,般60-65℃。但也不必死搬硬套,因为即使偶尔超过65℃,短时间内也不会把酶杀死,而如果长时间在60-65℃,温度长时间叠加反而会让酶失去活性。
至于锅温,可以根据鲜叶的失水情况调整,最高点可达300多度。
2 平锅还是斜锅?
应该说,这一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
晒青毛茶早期初制的炒锅都是用平锅,《制茶学》中对晒青茶杀青的描述仍是“……、采用平锅手工杀青或滚筒杀青机杀青均可”
现在,您如果有机会到云南普洱茶区的任何一家初制所,见到的都是斜锅了!斜锅对平锅的优越性显而易见,此处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茶友可参看:《普洱茶工艺,可以无标准,不能没有底线(三)丨失控的杀青》(普洱茶吧论坛)
看来,普洱茶的理论进度,远远跟不上实践啊!
3 鲜叶投3斤还是投5斤?
杀青时投放到锅里的鲜叶量到底多少合适呢?有的说透3公斤,有的说投5公斤,有的说投8公斤,谁说的靠谱呢?
在普洱茶手工锅炒杀青的铁锅规格一定的情况下,投叶量的多少,取决于杀青师傅的经验掌控,一般在4-6公斤鲜叶比较容易控制,3公斤、8公斤的量,再牛的师傅也不容易将其杀匀杀透。盛易祥。
4 炒20分钟还是40分钟?
关于杀青时间的长短,仅小编听说的就有多种版本:有用15分钟杀一锅的,有用30分钟杀一锅的,有用8分种杀一锅的,有用40分钟杀一锅的,同样是手工锅炒,差距咋那么大啊?
有人说这是看茶做茶,根据什么树种什么嫩度的鲜叶选择不同的炒茶时间,其实这个是次要原因,造成时间区别这么大的原因在于制茶者的制茶理念:有人想要高香,那就猛火快炒,有人想要柔甜,那就小火慢炒,不管哪种炒法,要的是好的结果对吧,但问题是目前,没有可以参照的样本来验证哪一种方法炒出的毛茶是标准的“好茶”。
小编以为,炒出的毛茶至少:不能太生,不能太熟(大面积焦糊),不能太杂(半生不熟),不能太黄(闷的太久),要达到这一目标,太短的时间(10分钟以内)或太长的时间(30分钟以上)显然难以做到!
5 抖和闷怎么结合?
《制茶学》总结里说:“杀匀杀透、抖闷结合”,不管是针对绿茶还是普洱毛茶,总结的非常精辟到位。杀匀杀透是目的,抖闷结合是手段,前者相对好理解些,那你知道什么时候该“抖”,什么时候该“闷”么?
这就涉及到抖和闷的目的了:抖,其实就是抛洒的动作,很多人以为这是散热,但解释不通。我们知道,热锅中的鲜叶往往伴随大量的水蒸汽,高温的水蒸汽会破坏叶绿素,低温水蒸汽在促进酶活化的同时,也促进黄烷醇氧化而变黄(这也是人为底温闷炒让叶底偏黄的原因),无论是低温或高温的热水汽,茶叶都有黄变的可能。
所以:抖的目的在于抖散水分含量多的嫩叶中的水蒸气,防止茶叶大面积黄变。反之,老叶就要闷!老叶含水分少些,就不能抖炒,水分既少,如再抖散水汽,不但不能炒透,而且容易产生焦叶,这也是造成外焦里生的原因之
6 红梗红叶怎么造成?
造成红梗红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鲜叶采摘过老、运输挤压、摊青不当、杀青失控、揉不干净、晒制不当等等都会造成红梗红叶的现象,其它工艺只要引起注意调整一下就可避免,最麻烦也是纠错难度最大的是杀青!
很多红梗红叶基本上是杀青不当造成的,原因不外乎是:没有做好“抖闷结合”,以至于没有做到“杀匀杀透”,具体的,可参看:【刀哥说茶】普洱茶红梗红叶,这锅谁来背?
7 机器杀青靠谱吗?
有人说,机器杀青的普洱茶是垃圾,这年头做普洱茶,不说是手工炒的,似乎都低人一头。
其实,咱们不说效率和成本,单说品质,机器炒的茶不一定比手工炒的差!
虽说机器是死的,炒茶温度控制在一个保守的范围内(能保证把茶炒熟又不把茶炒糊),这样的茶,相比有经验的专业炒茶师傅根据鲜叶的老嫩程度和含水量灵活控制铁锅温度和调整炒茶手法手工炒出来的茶,要低一个等级,但差距不会太大,而且这样的茶只占少数,相比普通手工炒茶炒出来的五花八门的“作品”,我宁可选机器炒的更加稳定的。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32141167129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