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夕,记者走进普洱茶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调查普洱茶乱象。云南普洱茶素有原生态美誉,调查发现,多个农资店负责人表示,用农药催生茶叶和喷洒除草剂在当地是普遍现象。(3月15日 澎湃新闻)
古人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消费社会,茶叶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茶叶不仅具有养生保健的实用功能,还具有抽象的符号功能,即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功能。
茶叶孕育希望
有的人喝茶只是为了解渴,对茶叶的品质没有什么要求;有的人喝茶则是为了满足文化需要和精神诉求,对茶叶极其挑剔。
稀缺的材料、考究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包装以及高超的文化营销,共同成就了少数茶叶在差异化、等级化金字塔体系中的高位。素有原生态美誉的普洱茶,形成了鲜明的品牌溢价;不仅更畅销,也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炒制茶叶
伴随着社会变迁,当今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进入或者被卷入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之中,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普洱茶树昔日散布原野任其“野蛮生长”,到如今成为茶农的“摇钱树”;那些有普洱茶树的土地,就成为茶农“希望的田野”。
在那些消费者看得见的前台里,普洱茶被贴上了“原生态”的标签享受品牌溢价;在那些消费者看不见的幕后,普洱茶被滥用农药和催生药剂,甚至还涉嫌使用违禁农药。
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
表里不如一的背后,隐伏着茶农们怎样的取舍与算计?使用催生药剂,在短期内会增产增收;不使用农药,就会减产减收。
不论是“敢为人先,快人一步”的投机心理,还是“大家都如此”的从众心态,抑或“别人都这样,我不这样会吃亏”的囚徒困境,“普洱茶乱象”形成了一种“破窗效应”下的失范感染,成为茶农们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茶农们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利益合谋,共同忽悠和欺骗不明就里的“外地消费者”。
茶叶需要多liuc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适应乡村的自然环境、由当地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传统的地方知识,逐渐被外来知识所替代。
农耕社会讲究时令与节气、讲究茶叶“自然生长”的地方知识,逐渐被讲究工具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外来知识所替代。为了荷包更鼓一些,一些茶农不惜揠苗助长、杀鸡取卵。
希望的田野
在失范行为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现场直播”的互联网时代,功利、短视的“普洱茶乱象”难免会有露出马脚的一天,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缺失底线和禁忌,不懂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羽毛,难免要为自己的“轻率而糊涂”付出代价——有的办法,看上去是捷径,实际上却是陷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4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