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畔的布朗茶山,神奇富饶的热带雨林中,凤尾竹下的孔雀之乡,这“神奇、美好的理想国土”,聚居着云南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濮人“布朗族”。布朗山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是布朗族的居住地,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了!
这是一个哺育茶山的民族,他们祖祖辈辈在大山的怀抱里奔走播种,在古茶的清香里恬然而居。在这里,他们食百草,尝百味,将无数大自然的馈赠收入自己的杯盏之中,满山的奇珍化成强健体魄的营养,其中茶叶便是被布朗山民最早驯化,种植和享用的.
在云南,不了解布朗族,就走不进茶叶的历史隧道。布朗族是最早种茶的民族,也是与茶情缘深厚的民族。布朗族的先民是“濮人”的后裔,,秦汉时期称为“闽濮”、“苞满”;唐宋称为“扑子蛮”;元明清称为“朴满”。商周时代便开始在澜沧江流域种植茶叶,是迄今已知地球上最早种茶的民族。长期以来,布朗人生息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这里不仅是天下茶叶的源头,更是一道绵绵茶之精神的长廊。盛易祥。
布朗族文化,博大而精深,若论大贡献,公认者有三:一为识种茶,已历数千载;吏家方国瑜,称为茶始祖,今滇古茶地,处处有族名;布朗居处皆茶园,村村寨寨出香茗,如今普洱茶兴旺,原产地名更远扬。二为驯旱稻,深山传美名;拾取山中谷,育成旱稻种,驯育艰辛无人见,山里人家始有粮。三为木棉纺,西南有布朗;摘取木棉花,纺成桐华布,西南丝路输身毒,张骞大厦曾亲见,如今“蒲蚕”人家地,布朗女儿仍善纺。
布朗人掌握了多种茶叶品种的制,他们会制作“腊告”(干绿茶)、“腊拉”(大粗叶茶)、“腊贺”(糯米香茶)、“腊各信”(小雀嘴尖茶,当年送给毛主席的就是这种茶)、“腊广”(圆形的紧压茶,也就是今天誉满天下的普洱茶)。
俗话称:高山出好茶,布朗山虽然地处偏远,却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这里树林阴郁,兽走鸟飞,常年花红草绿,四季瓜果飘香,异域风情无限,阡陌沃土弥漫着穿越岁月的浓酽茶香。这片天赐的灵境,多种多样的植物,与茶树熙熙攘攘的生活在一起。
它们繁而不乱,占据着各自的空间,吮吸着大自然的雨露。“灵秀之山,必产灵木”浑是风露清虚之气,故为可尚。着里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宜人,绝少污染,对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在大自然的清风玉露滋养下,布朗山的普洱茶得以绵延生长,千年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