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低端”,可以指两个方面:价格的低端,或是质量的低端,我们就先这两个方面来了解下普洱茶。
一,价格层次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玩”,言及普洱,及其历史。太远的不说,就说说近期的情况吧。时光倒流20年,也就是1998年,其时的普洱茶的价格就显得特低端。普洱茶的消费市民主要是广东、香港、台湾、大马区域。那个时候的普洱茶,是用来赚取外汇的,还没有到达今日国人普及消费的程度。所以许多老茶,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老茶,包装上都有计划经济的年代印记。
1998观音60元一斤,勐海茶厂出产的357克普洱也就10元,折合一斤价格不过14元。当年的廉价货现在你还能在商场上找到真品的话,少说也得几大千。
喝普洱茶的,没喝过88青的也应该都听说过吧?简略介绍一下,88青就是1988-1991年期间勐海茶厂出产的惯例茶唛号7542。2000年头香港人陈国义就是以干仓88青为代表炒作普洱茶的。2000年头以300元价格购入一饼,寄存至今,你猜值多少钱?对,你没看错,是5万,20年上涨166倍。房价上涨速度跟它比就是个渣渣。
产品的价格会在必定程度上反映质量,但并不彻底代表质量。廉价的没好货,贵的不必定就是好货。尽管一品堂这个品牌我没有听说过,2013年卖59元的普洱确实是低端价格,但不代表人家没有细心制茶。盛易祥。
普洱茶从不为人知到大放异彩,商人的炒作功不可没。部份普洱茶的高价位,尽管存在必定的炒作要素,但更大程度的是价值的回归。想喝的人多了,价格天然涨。
二,质量层次
以茶树的成长年份区分,普洱茶分为台地茶、小树茶、大树茶、老树茶、古树茶和茶王树,成长年份顺次递增。这种区分是普洱茶在流转商场上的区分方式。留意,是流转商场,不是产地。2014年春天,巧合之下和朋友一起到西双版纳茶山收茶,山上的茶农告诉我,他们把茶树分为台地,小树和大树。好的,总算识破商家的花花肠子。至于茶王树,是有的,某些还被专家判定过年份,乃至被维护起来制止采摘。
我们普遍认为,跟着茶树树龄的增加,茶叶出现更好的质量。这仅限于同一种类的茶叶。举个比方,易武高山寨的大树茶质量最好,小树茶次之,台地茶再次之(易武高山寨是否有台地茶我没有考察过,知情者勿喷)。倘若是不同种类的茶树,不能单以树龄断定质量了。那怎么办?好不好,一喝便知道。什么?你不懂茶?不要紧,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两款茶对比着喝,盲喝(品饮者不知道茶叶品牌、树龄、种类的条件下对茶叶进行品鉴,一定得到最客观的成果),保准分个高下。大多数消费者更倾向以树龄断定质量,只需听到古树什么的,便纷纷解囊购之。他们认为自己付了那么多钱,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你细心想过没有,茶叶就长在树上,不会由于你多付点钱,它就会变得好喝点(以确保制茶工艺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