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到达云南澜沧江边昔归第二天,昔归的清晨美的一塌糊涂,清新的让人不自觉的心情舒畅,一直想举起手机自拍再自拍,再沉着的人也会欢呼跳跃,为这里的云蒸雾锁,大自然的造化。
这里的人们每日生活在云端阿。清晨的雾。
摊凉适度的茶鲜叶,可以锅炒杀青了。
生火,大木头少量,更好的掌控炒制温度。
火不能太大,并且要随时观察火势。
上图这个火生的非常好,火势均匀,平缓不燥,利于炒出好茶。
这个锅的火不行,老师说太急太旺,像个急性子。炒茶,火头很关键的,生不好火,炒不出好茶。
感知温度,有经验的师傅都靠手即可准确判断。温度不可高,也不能达不到时就投放鲜叶。温度高低做出来的茶滋味明显不同的。
手工锅炒,茶百科在老师的指点下,炒会,真是大汗淋漓,幸亏这是秋茶,不然春茶这一锅可不少辛苦血汗钱,炒不好就废了。
杀青炒制到位,条折不断为适度。出锅后稍微堆一会,老师说这样出来香气更好。
条索杀青适度,折不断。
这是手工揉捻。
这个是机器揉捻成条造型,揉的松紧适度,利于后期冲泡出茶物质。
机器揉捻的条索比手工揉捻的更均匀,更好看。由于手揉受人力量大小,工作时间强度后,人的疲劳程度影响,都会造成条索的不同。
机器揉条确实好看多。由于此时秋茶,叶片肥壮,人工揉捻不易成条,目前大多是机器揉捻了。
这是机器加工茶揉捻后用此机器解开机器揉捻时的团块等。解散更方便后面晒青。
解散甩条后的样子,确实美观了不少,主要利于晒茶。
昔归茶条基本定型了,揉捻适度,条索紧结。
摊晒,由于云南多雨水,初制所内每家都是这样的遮雨透明棚内晒茶。
天气好的话,当天就能晒干。
这样普洱生茶,这是还是毛茶,制作完成了。上面就是晒干的昔归毛茶,特色鲜明。修长。秋茶会黄黑色,而春茶多是黑色显毫。
制好茶,老师拿出自己存放多年的黄片,八九年了,这东西以前没人要,放下来,这里空气湿润装化快,打开满满的陈香中药香一样,汤红亮,糯糯的,很类似我喝的老六堡的老茶婆茶。
喝完一道茶,身体舒爽,大雨已过,出发探源昔归古茶园。
发现的紫色变异,友们称呼的紫芽,茶农家都知道这东西好,但量太少,贵也没有量。
上图为我们从茶山出来后,在澜沧江对岸去玩,回望昔归老寨,掩映在山林之间,一片安详自然。守护着这里的村民与山林茶园。也许过不了多久这里的老寨就逐步不存在了,房屋老旧,不允许再建设,农民都搬到新寨居住了。
昔归古茶园很小,茶树龄也短,多是二三百年不过。昔归茶园在澜沧江边,海拔因此不是很高山,但近年大热,很多友追随,一定有她的魅力,那就是滋味口感,这里以前深山偏僻,茶量少,鲜有外人知道,茶农老师说,以前他们这茶卖不出价,都是自家喝多少就做多少。
茶园很短时间就能逛完,茶百科专门整个过程拍摄有视频回头会放出来给茶友们。在山里传不了,只好先简单放几张茶园图做个了解吧,请多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