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提起柑普茶,您还懂多少?就只会喝?
2014年05月21日

提起柑普茶,您还懂多少?就只会喝?

"鲜""陈"撞出"新味"来

这种喝起来陈皮和茶叶相融恰到好处的"果味茶",正是广东江门一带的名产——柑普茶。

柑普茶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特产大红柑制作而成,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

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由于新会柑的果香味特别,普洱茶长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也能发挥出新会陈皮“理气”的功效。

据说这种茶是新会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道光廿七年(1847年),罗天池从云南辞官回良溪,因为在云南任职期间罗天池很喜欢当地的普洱茶,辞官后他便带了很多普洱茶回乡。

当年秋天,罗天池不慎得了感冒,妻子用陈皮煮水给他服用,他以为是泡茶水,于是把陈皮汤倒入茶壶里,啜了一口,觉得淡淡的陈皮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两颊生香。多喝几杯,便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盛易祥。

连服两天,咳也止了,痰也没了,心中的郁闷也被洗去。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欢加上些陈皮一起泡着喝。

普洱茶和新会陈皮的特点都是放置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将这两种结合起来,既方便冲泡,也容易储存。

罗天池于是尝试把柑橘皮撕开三瓣,然后将普洱茶叶包起来,这样虽然易装茶叶但也易散出来。要使茶叶不漏,柑橘皮就不能受到破坏。

于是,他取了一个青黄的柑橘,将柑橘底部割小块,把果肉去掉,用普洱茶将空柑皮充实,再盖上刚割下来的柑橘皮,把果子恢复原状出去晒干。

为了防潮和不压破柑橘皮,他想起了云南当地人喜欢用绳索把鸡蛋串起来卖的风俗,就找来稻草把柑橘茶一个个绑成串挂在书房,并口授手动教乡人制作。

柑橘普洱茶的制法逐渐在良溪传开。乡人罗奇生、罗光耀还从乡中收集柑普茶到海外销售。为了能收到更多柑普茶,又将制作方法传到鹤山、新会、开平等地,流传至今。

清末,新加坡开埠的“七家头”之一的罗奇生将罗氏柑普茶运到南洋销售,由于罗氏柑普茶独到口感和疗效,颇受当地华人的欢迎。跟随罗奇生在海外发展的乡人,睹物思乡,罗氏柑普茶也就成为了家乡的信物。

手工生晒,代代相传

现在的罗氏柑普茶主要原材料是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这两种原材料虽很普遍,但不是每一种普洱茶与新会柑的结合都能制作出柑普茶,这选材的奥妙、制作及晾晒时机都是罗氏代代相传的秘密。

罗氏后人们坚持传统手工制作方法,注重天然生晒。鲜采新会柑开口掏空果肉,晾干,然后将精选普洱茶塞实,再盖上刚割下的柑皮,将果子恢复原状再拿到室外晒干,最后一个个绑成串挂起来以便保存。

由于罗氏柑普茶天然生晒,茶汤不火不燥,效果更加显著,冲泡后的果皮表层仍保持采果时的色泽。

良溪古村制作柑普茶采用传统手工制作,过程复杂、耗时长,年轻一代都不愿意靠制作柑普茶,因此现在只剩下年纪较大点的长者还在坚持传承,多年来一直停留在自用或馈赠朋友。

后来,良溪开始建立柑普茶加工场,保持制作技艺不变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家庭作坊制作产品的方式,把将近两百年的传统产品规范化、市场化。

柑普茶现在已经成为江门新会对外的招牌,在外地就算不认识新会陈皮,但也认识和接受柑普茶。罗氏柑普茶制作技艺更在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140524130913144.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