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部分是沙漠和海洋,而普洱却是这条线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片绿洲,近7成被森林所覆盖。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悠久的文化传承,让普洱成为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普洱茶的故乡,被国际茶业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称号。
秋风送爽时节,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普洱市澜沧县的景迈山古茶林。2.8万亩的古茶林郁郁葱葱,密布着人工栽培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茶树。
古茶林覆盖了景迈、芒景、芒洪等9个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曾担任芒景村党支部书记的南康告诉记者,景迈山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核心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布朗族特有的民居文化,再一个就是景迈山的古茶林。为了景迈山古茶林这块“金字招牌”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永续开发利用,更为了从源头上推动普洱茶产业做大做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2016年6月,由他发起成立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之所以要成立这个“诚信联盟”,是因为包括景迈山古茶在内的普洱茶“小散乱”的产业结构已经影响到普洱茶的形象和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绿色有机生态标准体系
据普洱市茶咖局局长卢寒介绍,普洱市现在登记注册的茶企大约有2000多家,有生产许可的有200多家。企业多、品牌杂乱。好的品牌可以卖到一万元一公斤,甚至有炒到几十万元一公斤的。市场的混乱让消费者看不清普洱茶的价值,阻碍了普洱茶品牌实力进一步提升,亟需通过市场进行优势资源整合。
普洱有26座茶山,政府选择其中最有影响力,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景迈山作为突破口,让这里的专业合作社和企业达到专业许可并加入“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盛易祥。
南康介绍说,“在景迈山古茶区,现在已有六家专业合作社加入诚信联盟,占到古茶区茶企的2/3,并按照统一的绿色有机生产标准,统一的管理、宣传、包装、价格和销售进行运作。”
联盟制定的标准大大高于国家标准,不得检出的农药残留项目由33个增加到104个,污染物限量项目由2个增加到8个。成功地向市场推出了一款有身份证、有履历、可查询、可追溯,而且消费者能依照不同品质级别明明白白消费的“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
普洱市茶咖局局长卢寒表示,一年来,建立联盟、制定推广标准的工作已经完成。联盟的产品出来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进入到联盟,那些小的企业也将依附在大的品牌上,最终将整体推动普洱联盟这个大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实施“科学普洱行动” 创新制作新茶
绿色生态有机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
普洱市副市长胡国云说:“绿色首先需要创新,普洱茶不创新是不行的。传统的制茶工艺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现在制茶包括种茶与传统相比已有很大改变。”比如,把传统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混种防止虫害的“立体茶园”;不施农药化肥,在茶园里推行以养蜘蛛吃虫,养鸡吃蜘蛛的生物防治办法等。现在普洱160万亩茶,30多万亩已经完成了与此有关的绿色有机认证。
现在,普洱正大力实施“科学普洱行动计划”,推动普洱茶产业的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开拓普洱茶的大健康市场研究。“普洱茶降血糖功效”研究成果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相关发现和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保护。目前多项科研成果与生产企业实现了对接,研发出普洱茶系列新产品30多个。各茶叶企业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产业链。如澜沧古茶公司根据不同人群口味创新开发的“乌金”普洱茶膏、“陈皮普洱”、“菊花普洱”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企业提出,到2020年,传统普洱要做到10个亿,创新茶则要做到40个亿。
截止目前,普洱市茶产品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34个云南省著名商标,2个云南老字号,43个普洱市知名商标。至2016年末,普洱市生态茶园面积164万亩,干毛茶产量超过1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03.4亿元,面积、产值均居云南省第一位。
国际化让普洱茶走向世界
中国是茶的故乡,大叶种普洱做的红茶,是红茶的顶级极品,但全球红茶出口第一是斯里兰卡。长期以来,斯里兰卡的红茶占据着欧美市场。世界上喝茶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其每年消费的茶相当于我国整个茶产业全年产值的76%。
其实,中国的大叶普洱红茶一直深得英国皇室喜爱,伊丽莎白及王子来中国访问都不忘到云南看看。胡国云副市长说:“要相信大叶普洱红茶完全可能在欧美市场大行其道。对于普洱茶来说,要保留传统,更要创新发展,同时还要国际化,要适应欧美人的口感,这样才能把茶产业做大做强。突出健康和保健特色,以普洱文化为载体,我们要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今年3月份,香港新华集团和普洱市建立合资企业生产“新华普洱茶”,将从基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仓储,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开拓等方面,延伸普洱茶产业链,推广普洱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