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8-9月份,时过立秋,早晚秋风送爽,果实成长过程中的糖分开始生成增加,当地的果农称为“上糖”。此时段摘取的鲜果,果皮含糖分相应增加,随着柑果中的营养成分以及糖分相对充足,对口感滋味和品质的保障,才是最好的。
三是:青柑鲜果重在50到60克每只时的摘取,制作生产出来的成品,每个12克左右:干果皮重3克左右,里面装填的熟普茶9克左右。柑皮与茶的搭配比例1:3,通过茶百科对去年制作的小青柑茶友们反应非常好的总结,这个比例是小青柑口感较佳的搭配比例。
四是:此时柑果大小合适,刚好一次泡一颗粒,不大不小,7月还小,10月后较大,不再适宜做小青柑了。
融合度的差异
融合较好的小青柑入口不会只有强烈的柑味或是厚重的茶味,柑的清香和茶的醇滑相较平衡,相互促进,形成一种独特的愉悦的口感体验。
融合度,首先是前面提到的果品种的选择、果树龄大小、采摘时机,第二个是与装填茶的比例,第三是工艺干燥的方式,第四是成品小青柑茶存放的时间长短与环境。这些皆影响小青柑茶的果香茶味的融合度。
当然,不同茶友有不一样的口感衡量,最欢喜的那一杯便是于你最好的选择。
冲泡方式的不同
好的茶,有了前面提到的品种、环境、树龄、采制时机、加工工艺、茶果比例等因素的加持,基本就是一款非常好的茶品了。
至于冲泡方式方法的不同、保存环境的不同、品用不同的器具,这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肯定不同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茶的香气、滋味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