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当地的人民并不把第一个发现茶叶的神农,或者是写出《茶经》使茶叶深入到人们心中茶圣陆羽当做茶祖,反而将诸葛亮这个三国时期的著名军师当做他们心目当中的茶祖。面对这么奇怪的事实,福月经过了解,终于找到了答案。
相传,在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请膺南征,平息南中诸郡叛乱。“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路上虽遇艰难险阻,孟获蛮兵的顽强抵抗,但诸葛亮凭着深明天文地理,熟谙韬略兵机,运筹帷幄,实行兵战与安扶相结合的策略。加之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得民心。渡过金沙江以后,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每擒孟获,以仁义相待,若其不服,则备马送出营寨,放他归去重整兵马再战。
有一次,诸葛亮率兵离开西洱河,沿哀牢山南进途中,军士来到桃花江畔的桃叶渡口,在渡江的过程中,许多士兵因为吸收了大量的江中瘴气而晕倒。于是,诸葛亮满山的寻找终于找到了解药,那就是茶叶。诸葛亮将茶叶通过烹煮之后将茶汤给晕倒的士兵喝下,士兵连喝两天之后立马恢复了过来,而且精神比以前更佳饱满。才得以继续作战。盛易祥。
之后诸葛亮看到茶叶如此神效,即命王平、吕凯率军士以当地蛮濮人为向导,到哀牢山中采购茶子。赵云、魏延率兵过江后,分兵两路围歼蛮兵,于盘蛇谷第七次擒住孟获,押往塔郎甸诸葛亮帐前。诸葛亮仍以仁义相待,令解去绳索,问孟获今服不服?孟获跪于帐前说:“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过,安得不服乎!天公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诸葛亮请孟获入帐,设宴庆贺,委任孟获照旧掌管南中事务,所占之地尽皆退还。孟获及所胁从的部族酋长、蛮兵无不感戴,欢呼跳跃。
诸葛亮将这种解毒的方法传给了当地的人民,并派专门的人员到当地采集茶籽赠送给当地人民,并教他们农业种植的技术。从此茶叶种植就广泛的在西南地区流行开了。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诸葛亮为当地茶叶做出的贡献九江诸葛亮尊奉为茶祖。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也就是诸葛亮生日的那一天,人民都会举行茶祖会来祭拜诸葛亮,并祈祷今年的茶叶能够丰收,人民能够平安。
千百年来,不管历史怎样沿革变迁,诸葛亮在各族人民心中的崇高形象,总是无羁无束地传颂着。在思茅当年诸葛亮路过的地方有孔明山,洗战马的小河称洗马河,思茅城北郊斑鸠峰下诸葛亮扎营处建有“诸葛故垒”。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后,重建毁于兵燹的“诸葛故垒”,改称“诸葛营”,营地中建武侯祠,塑有诸葛亮及琴童、武将的雕像。
清道光《普洱府志》卷十二载:“旧传武侯遍历六茶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鋩于莽芝,埋铁砖于蛮砖,遗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又莽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