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为什么好的熟茶不好找?很多人误解了熟茶
2014年05月21日

为什么好的熟茶不好找?很多人误解了熟茶

刚入门的茶友大都喜爱普洱熟茶,但随着渐渐的深入了解普洱茶,会慢慢的都会更偏爱生茶。生茶从入口到后面韵味的变化都那么的迷人,而熟茶这种变化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即便你听到有人从来不喝熟茶也大可不必觉得奇怪。也有茶友说他不喝熟茶,一方面是因为滋味不够迷人,更多的也是因为他喝过的熟茶品质稍次。至于为什么很多品牌生茶品种都要比熟茶多呢?这与如今普洱茶市场上好的熟茶不好找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我们从以下几个内容去解释:

风险较大

因为制作熟茶所用时间远比生茶的要长,好的生茶原料采摘以后萎凋、杀青、揉捻、蒸压成饼基本上就可以上市销售了。而熟普,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特定的厂房环境下、有一定的温湿度操作、至少6-8周甚至更长的12周的等待发酵过程。更不要说好熟普发酵还需要特定的水、长期发酵茶“滋养”出来的场地、特定的菌群结构等未能直观体现的要求。这一过程不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是发酵技术不过关导致发酵失败的风险;

第二,是其中巨大的不可控性。高端的生茶不一定适合制作高端的熟茶;盛易祥。

第三,是成本的控制。成本太高,万一做出来市场不接受,造成资金积压,就会影响整个品牌或者说是市场的运转,成本太低,又做不出好的熟茶。

有了这么多的风险和不可控性,也就导致了很多如今市场上高端熟茶比较少的局面,自然好的熟茶也就不好找了。近年来,随着生普热度的降低、市场的饱和、熟普加工工艺的完善提升,已经有些先见的开始着手布局熟普市场,甚至古树、单株料都乐意尝试制作熟普,但毕竟还是很少很少。

经销商不乐意

一直以来的熟普定位相对较低,喝茶人对它的心理定价也不高,所以经销环节自然价格低、利润低,经销商意愿不高,所花心思经销推广就自然少之又少了,宣传效果不到,影响到更多的喝茶人喝熟普效果就更小了。

历史因素

无论怎么讲,熟普的历史期还是太短,自上世纪70年代,人为加工工艺发酵熟普,仅短短的仅40余年。相对于历史悠久、传统自然醇化后发酵的生普来说,熟普才如“青涩”的孩童。

正是由于它的“年幼”,想找到、品饮定年份的熟普很难,能呼风唤雨的熟普代表屈指可数,正因为好熟普、老熟普不多,会对它的传播效应、及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发展来说,明显大打折扣了。

品饮缺范

由于茶人认为熟普原料相对低廉,台地大面积茶菁原料为主,自以为茶内质不丰富,不太乐意购买品饮熟普,其实这就是一个误区。不是所有的台地料就制作不出好普洱茶,也不是所有的山头古树就能一定生产优异的普洱茶。

“喝熟茶、品老茶、藏生茶”,一“喝”“品”,让人心理高下立见。总感觉熟普的档次就是那普通饮料,人人能喝,如渴了随手可取的白开水,没有“范”。而“品”,无论你说它是“品饮”、“品味”、“品格”、“品质”等等,它总能与美好的词汇或境界联系在一起,就是物质满足之后的精神世界够“格调”。又加上这“喝”熟茶,大多意味着是当下、现世就消耗掉了,不用太多的收藏、存放、期许它的未来。所以老熟普、经典熟普存量更少之又少难遇了。

为什么好的熟茶不好找?很多人误解了熟茶

由于人工渥堆发酵,初衷是为了加速快熟陈化、满足市场喝茶人口感需要,以期接近或达到老茶的效应,但毕竟生普传统自然陈化后熟,和渥堆发酵加速熟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两极,结果造成很多人认为熟普恰恰因此减少了普洱茶的丰富层次性口感变化,未来转化的空间相对较小,只有一种“红浓醇顺滑甘”了,你见不到它诱人汤色的黄绿、绿黄、金黄、橙黄、橙红、红等等颜值变换,又缺乏了浓酽清苦甘爽不同香型的变化。很多痴爱生普的茶人,好的就是这口生普的不同层次变化,总是给人以惊喜不断,不同地域、不同山头不同特色的茶品味。

缺乏变化、层次性,也就给人以缺乏乐趣之意,品饮的意愿降低。还有新熟普的渥堆味,也让很多茶友却步。尽管都知道熟普也需要存放后才更好喝,好的熟普也一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但还是相对生普来说,乐意购买存放的很少。目前就本不好找、不好遇好熟普,特别是老熟普的情形,预计还要持续五到八年。因为对于好的普洱熟茶而言,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渥堆工艺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改良,未来的普洱茶市场熟茶一定会占据很大的份额。

虽然熟普较生普更容易被现代都市人因体质原因而接受,世界各国的对人体功效的研究也多是基于熟普进行,但是要想对我们喝茶人来说,更好更方便的找到一款满意的好熟普,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0503551_235358779000_2.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