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懂茶的人都知道,这杯茶不是古茶!
2014年05月21日

懂茶的人都知道,这杯茶不是古茶!

这篇文章不是要写普洱古树茶的鉴别方法,“一杯古茶”不是理性的喝透古树茶的内质,而是带茶友窥视古人的茶饮,看清此时此刻的这杯珍茗。让茶友万一有一天穿越了,不要被古人吃茶的方式吓到,历史上的茶饮和今天的清饮很不一样。

在上帝还没创造天地之前,我们的神农氏就已经发现了茶树,尝过茶叶的滋味。中国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悠久,往前一直追溯的话很多东西无从考证。要从头说起的话,第一个就是神农氏。话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树,鉴别断定了茶叶有药效。而茶饮成为国饮,是经历了数千年古人栽植,由一开始的咀嚼青叶,到烘焙制作,到煎煮饮用的漫长过程。

“茶”最开始名曰“荼”,多了横所指的东西也不是现在狭义的茶叶,至唐代陆羽《茶经》问世,才把这一横去掉意义也单指茶叶了。历史上茶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别名“甘侯”“涤烦子”“清友”“森伯”,还有因诗句“破睡须封不夜侯”的美谈。而最早有记载关于茶的真实史籍是西汉时期的《僮约》,其中详细的记载到作者王褒从一个寡妇家中买了一个仆奴叫“便了”,让“便了”煎茶,还谈到茶出自武阳即今天的成都彭山县,以前该地叫剑南。这个名字爱喝酒的茶友就熟知了。此时期的茶主要以饼茶、紧茶的形式出现。饮用时先烤,烤过之后捣碎放在瓷器中,加沸水再加上葱、姜、桔子等调料来调味。这样的茶汤浓度增加,降低、掩盖了茶的苦涩味。

直至唐代茶叶已经很普及了。据说唐玄宗修禅时只喝点茶,于是民间开始争相效仿,茶饮在民间加大了普及。当时唐朝鼎盛,不管是文武官员,还是贩夫走卒都已经把茶当做了日常的饮料。当然鼎盛的唐朝还出了一个大牛人陆羽,他全国各地考察著下《茶经》,将茶学著书再次把茶文化推向鼎盛。在《茶经》中陆羽痛批之前“煎姜、椒、桂饮之”的茶饮“如沟渠之水”。唐代的饮茶方式,为宋代的茶饮登峰造极奠定了基础。

到了宋代茶叶贸易已经很发达,宋朝想用茶叶来控制外敌,同时维持财政,实施了茶叶专卖。中央收归茶叶专卖权。当时宋朝在北方边疆驻扎大量军队,熟知古代军事的茶友知道,古代交通不便粮草运往前线就要消耗掉90%多。于是诱惑商人负责军需运送,而对这部分商人开放茶叶专卖的特权。这和盐运特权很相似。盛易祥。

而对于百姓,改革了唐代的饮茶方式,简化了流程。当时流行“点茶”,宋代的点茶和唐代不同,改唐代与水同煮的点茶为用开水冲调。宋代的点茶深深的影响了日本茶道,当时日本僧人东渡求学,在主要今天浙江余杭径山寺求习佛法。回国时将种茶技术、茶宴仪式传到日本。而每年春季日本茶界大师都会组团到浙江径山寺拜访。所以要想窥见宋代点茶的影子,可以去看看日本传统正宗的茶道。

那神秘而遥远的宋代点茶,是一种什么样子呢?简单来说:第一步,将茶微火烤干。第二步,用茶碾碾碎,时间要短要快。第三步,用罗筛筛出很细的茶粉。第四步,煮水,冲点茶盎(一种茶碗)中的末茶,有静面点、一发点,还有更好的点茶方式,先将茶粉调至糊状,在冲入热水,用茶筅调匀。其中,茶盏要用兔毫盏,点茶还可以斗茶,真可谓其乐无穷。

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废尽天下圆茶”鼓励人民清饮。皇子朱权嗜茶如命,提倡饮茶从简,使品茶流程简化,开始逐渐摆脱千年饮茶过程中的繁琐程序。并著下《茶谱》一书。

清代,康熙、乾隆都是爱茶的皇帝,清朝也沿袭了明代的“茶马司制度”,滚滚大历史与普洱茶历史奇妙的对接到一起。清朝在雍正年间,在今宁洱县设置“普洱府”,从此普洱茶蓬勃发展。而宋代至清代,中国边疆蒙古、西藏、新疆等地民族,更是养成了一日三道茶的习惯。边疆地区因茶叶与中原地区紧密的相连。

直至今日清饮的饮茶方法依旧在延续和发展。滚滚历史如大江东去,中国人的饮茶方式由野蛮的嚼青叶,姜、椒、桂饮之,又经历了唐宋的繁荣鼎盛,明清的简化改进。现代的茶饮,有人坚持传统清饮品鉴,有人打破常规调饮珍茗。可以类比的是今天的中国正如唐宋时一样,正在走向繁荣富强,茶叶复兴一片小小的叶子或许又将改变世界。
 2-140523202P5K1.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