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茶友经验谈:怎样建立正确的品茶口感标准?
2014年05月21日

茶友经验谈:怎样建立正确的品茶口感标准?

作为一种饮料,具有丰富多样的口感风格,每一类茶、每一种茶的好坏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官评判标准。在现行的国家标准中,对于不同的茶都明确的规定了相应的感官评定标准。

感官评定是一种测量、分析、解释由食品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所引发的,能通过人的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感官评定涉及人的五大感官器官,包括味觉评定、触觉评定、视觉评定、嗅觉评定和听觉评定。由于通常用化学方法测的定量指标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一感官评定的总体状况,且化学检测并不能完全说明各感官元素的相互作用,因此感官评定在食品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国家标准、大学教材、专家论述、个人及周围茶友的经验,笔者认为在茶叶品质评判中以味觉评定即口感的评定最为客观、直接、准确、简便易行。通过口感来判断茶品的好坏,也是茶友们通用、最常用的判断方法。口感标准很模糊,有定的主观性,无法完全量化。这也就决定了茶友不容易建立正确的口感标准。

怎样建立正确的口感标准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一、从了解一个茶种的种植、采摘、制作等工艺延革开始,从根源认识茶的口感特征来源。众所周知,中国的茶从制作工艺上分为黑、白、黄、绿、青、红六大类。每一类茶(种)都有自己发展演化的脉络,只有了解了该类茶的历史沿革,才能正确认识该类茶(种)口感特征和感官评价标准。比如,正山小种具有的桂圆香、松烟香是其特有的口感特征,因此只有产自武夷山、具有桂圆香、松烟香的小种红茶才是正宗的正山小种茶。再如,传统的安化黑茶天尖、贡尖、生尖在加工工艺中使用松烟炭焙火,因此正宗的安化“三尖”茶在口感上必须要有明显的松烟香。盛易祥。

二、好茶、正确的茶是建立正确品饮囗感标准的基础。口感标准要通过对茶的大量品鉴而建立,因此喝正确的好茶建立正确的口感标准,喝不正宗、品质差的茶就不能形成正确的口感标准。比如,普洱茶、白茶中有很多做旧茶、仿冒茶,以这些茶为标准是不可能建立正确口感标准的。

三、从大品牌、知名品牌的茶入手,逐步深入了解,逐渐建立正确的口感标准。市面上的茶名目繁多,有品牌茶、农家散茶、名家定制茶、大师手制茶等等,让人应接不暇,难以分辨。以老杨学茶、寻茶、悟茶的经验,认识类茶,可以从该类茶的知名大品牌的经典代表性茶品入手。这类茶一般而言品质有保证,经过时间的检验,为大众所认可,有助于茶友建立该类茶正确的品饮口感标准。

四、由中端茶开始,逐步升级,量力而行,量力而行不盲目追高。茶友们建了口感标准时,建议从中端产品开始。低端茶品的口感一般不能和中端、高端、极品茶品相比。高端、极品茶品的价格相应也会很高,性价比不会有中端茶品好。因此,从经济方面讲,个人不建议茶友从高端茶入手去建立茶的口感标准。有条件的茶友直接以高端茶品为基础建立口感标准,将会事半功倍。

五、探寻传统工艺茶,不迷信“大师”“专家”品牌。传统工艺的茶品最能体现该类茶的口感特征,便于我们更准确的建立口感评判标准,因此寻找到传统工艺的茶品可以更好的帮我们建立正确的口感标准。茶友们都说,现在的茶很乱,真假难辨,好坏莫辨。其实,在我看来,都乱在一些以不良手段谋取暴利的“大师”“专家”“品牌”和商家身上。因此,我们要檫亮眼睛,不迷信、不盲从,多方比较、验证,找寻好茶。

六、品茶千款其味自现。茶要多喝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口感标准。口感标准是建立在大量的品鉴、对比、分析和总结基础上的。以个人为例,在我痴迷于茶的10年间,我至少品饮了1200种(款)不同类型的茶品。很保守的估计,以每泡茶茶7克计算,每天两泡,十年间至少喝掉了50公斤的茶叶,接近笔者自身的体重。以此,笔者才初步建立了茶品评价的相对全面、客观的口感标准。

七、跟对老师,不迷信老师,不听忽悠,以个人品鉴感受为最终评判标准。很多茶友在刚开始接触茶的时候,都喜欢跟随一个自己喜欢、信任的“老师”在逐步了解茶、爱上茶。跟对老师确实可以让大家的喜茶之路少走弯路、少交学费。但是,茶城、茶叶市场中有些所谓“老师”,以谋取暴利为出发点,大讲故事,忽悠茶友。我在沈阳、大连、上海、苏州没少碰见这样的“老师”。所实话,笔者在刚开始爱茶时,也没少被这类“老师”骗。因此,个人对这类坑害茶友的“老师”“大师”“专家”“茶圣”“大咖”深恶痛绝。个人希望各位茶友认真分辨真伪,跟随一名真心爱茶、端正无私的老师喝好茶、习好茶、寻好茶,在茶中体味人生三昧,寻得禅茶一味的快乐。
 13.jpg 
 
 yunzixua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