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间贺宗章《幻影谈》卷下:“普洱茶,用布袋揉成数两一饼,或团如月形,或方块,其最佳者,制如馒头,形色味皆胜,所出无多。”文中将饼描摹为或团如月,或方块,最佳的是馒头形。
馒头形的普洱茶、月饼形的姑娘茶,承接的都是小而圆的女儿茶,并在形态上做了少许的改变。这种改变只能算作是一种过渡形态,直到沱茶的出现,才成为一种成熟的形制。
为了打开四川的市场,为了运输过程中不至于发霉,沱茶在下关诞生了。它符合人们的全部期望,形态既实用又美观。采用顺宁、凤庆、猛库的原料搭配揉造。通过叙府销往四川各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将圆茶挤出了四川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