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普洱茶市场出现了一个怪相,在春茶之际,重金催生了普洱茶大热,茶市高涨,许多中小茶企频频出头,而在行业里面影响多年,津津乐道的知名茶企却不见有大动作,低调得让人琢磨不透,甚至有人猜测这位置是不是该易主了!然而事实究竟何如?下面具体来了看看。
在普洱茶市场比较热的时候,知名品牌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大动作或重拳出击的,因为整体机会都好的话,市场的蛋糕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那么在这时候如果花巨大的资本去开拓市场的话,对自身其实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相反,如果在原来的路子上稍微改变一下,立足于产品,和渠道的建设上,这样反而不仅会活得很好,也不用花大代价去做很多无用功。
举个例子,普洱茶行业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低迷,进入调整期的,在这种茶不好卖、生意不好做的情况之下,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方式的话,那么非常容易死掉。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势头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逆转。那么在这两年期间,无数家茶叶店铺相继关店,而大品牌依然活得好好的,这仅仅就是因为它们人傻钱多么,并非如此!盛易祥普洱茶。
那么大品牌在干些什么呢?
修炼内功,打造全新的经营和销售体系。这其中可能包括未来三到五年,五到十年的产品、销售、宣传渠道的构建。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创业,永远要记住“要么在最好的时候转变,要么在最坏的时候改变”,否则都很难做大做强。
在这一点上普洱茶前三大品牌(大益、中茶、下关)都做得相当好。
大益在2015年行情低迷的时候,瞄准了市场,力求开拓熟茶的战略战术,尤其是从大益红玉开始,2015年到2016年整整一年的时间,在熟茶上面都做得相当成功,而到了2015年年末到2016年年初,它又在渠道上做了另外一次重大的变革。
那就是销售体系的切割(线上商城的全新打造,改变了了原有依靠外部线上销售的玩法,直接把主导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最后事实也证明这套系统性的玩法相当成功。而在线下的话,大益依然走着传统经销的模式,依靠十几年建立起来的经销模式,支撑起这么庞大普洱茶商业体系来。而线上和线下所不同的是,产品的结构化销售已经切割,不再完全依靠传统的的走货模式,你比如老树圆茶最开始就是在益购商场上玩的,不论你是消费者还是经销商,要想买到老树圆茶得去商城,否则都很难拿到货)。
而这次的重大转变,不仅仅让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更能牢牢的掌握住庞大的客户信息,使其跟着它一起玩。
中茶在最近这几年也变化较大,尤其是产品的质量上也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从2013年开始,中茶在产品质量和宣传上狠下功夫,使得摇摇欲坠得国营企业牌子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从2014年开始,在新品上市首际,几乎都会在全国重点城市采取联动的形式来进行首发,最后市场对其产品反应还相当不错。而做得不好的是在销售渠道这块,这几年在寄希望于传统的进销模式之外,似乎没有惊人的进展。
下关沱茶近一两年也是画风突变,好的地方在于产品的和品牌的塑造不再那么死板,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且从推广和销售层面上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在做多元化,而且还一定程度上玩跨界合作,就连打造产品都是带有极其明显的地域性和针对性来进行量产。于此同时,产品的风格近一年来偏清新的风。
而不好的方面是在于追求多元话和改变的同时丢失了很多最本质的东西。比如之前下关沱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烟香味”,但是近一年出厂的产品,几乎很难再找到具备下关沱茶的那种风味。从市场的角度讲,下关在产品上的变革是相当好的,但是从喝茶口感的角度讲就丢失了很多东西,变得“下关不下关”了。
以上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大品牌在行情不好的时候都在迅速的转变,而且这一路走下都相当不错,至少从市场看来时非常不错的。
那么为什么大品牌在行情好的时候不怎么冒头,甚至有些低调?
因为大家都好的时候,效应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冒头已经失去了意义。况且在好的时候要始终保持着名列前茅的位置,需要花的成本代价非常大,尤其是在宣传和通货渠道上这块是非常大的,至少比市场不好的时候大。
那又何为行情好呢?就是不管大品牌,还是小品都活得相当好,小品牌不断往上升,知名品牌除了跟着大流走之外,风头不会过剩,始终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
经过系列的改变,那么在好的可以继续好,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因为前期的转变足以支撑后续的发展,没有必要随外界炒作跟风的形式去发展。
那么在不好的时候,修炼自身,立马就可以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即便你不想冒头,但市场因为你的改变和不同也会给你让路。
行情不好,大品牌的优势和作用在市场上就凸显出来:
其一,大品牌有带动作用
其二,有知名效应
其三,市场份额大,具有缓解市场的作用
因为你的特别和优秀,在万马齐喑的环境下也会被大众所看到,并认可和跟随。这就是为什么大品牌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不怎么冒头,甚至有些低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