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世界茶源、绿色王国、普洱茶王国,绿色发展时代把普洱茶产业推向了食品安全的前沿阵地,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引起了中国茶界茶人对茶产品及茶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作为中国茶界茶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党的十八届五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推进茶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是:加大茶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建立科学完善的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格落实茶叶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源头防范、全程监管、社会共治,依法严把从茶园到茶杯的每一道防线,确保茶食品安全、放心、健康。
当前影响我国茶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导致茶园(林)污染及农残超标问题,茶食品加工新工艺新资源带来新的茶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缺乏茶食品安全知识,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等。产生茶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有关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和监管体制不够完善。茶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茶食品安全是茶企业、茶农的生命线,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话题,所以茶企业、茶农要牢固树立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讲政治、讲法治、讲道德的高度重视茶区、茶山、茶园(林)的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作为中国茶界开展对茶食品安全问题成因与对策的分析研判,推进建立茶食品安全体系势在必行。
(一)茶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原因分析
1、茶食品安全立法和制度不够完善。
2、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3、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不到位。
4、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尚未起到应有的警示和宣传作用。
(二)建立茶食品安全防范工作机制
1、加强茶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起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茶情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茶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规范茶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各部门的茶食品安全监管职责,防范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解决各自为政、多头执法,形成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茶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茶区域、茶企业和茶产品的执法监督,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茶食品等违法行为,要强化对茶源头的监管和防范措施的落实。
2、强化茶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我国目前的茶食品标准多数是行业标准,应当尽快制定实施国家标准,注重标准的基础性、可行性、科学性研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统一的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茶食品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提高茶企业标准化意识,提升我国茶食品标准化的整体水平,构建茶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和茶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茶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茶食品安全形势,对茶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云紫轩普洱茶。
3、增强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茶食品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既是茶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更应该是茶食品监管的主体。有关政府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将行政指导作为行政执法的补充和前置,体现政府对茶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功能。促使茶企业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第一责任意识,主动完善卫生设施,主动到有关部门登记领证,自觉接受监督和培训,自觉遵守卫生标准和规则。同时,要积极开展茶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普及茶饮科学保健知识,增强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自我保护能力,促使其自觉抵制不安全茶食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特别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普洱茶创新发展的思路,是普洱茶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要牢固树立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茶叶质量效益的理念,必须牢牢把握好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在创新发展上争取更大作为,以创新引领协同、引领转型、引领跨越,着力构筑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协同发展大格局。围绕这一目标,首先要明确普洱茶的茶叶品种地位,普洱茶独树一帜,是中国历史名茶,普洱茶茶树品种、生长区域、生存环境、加工工艺、包装仓储、茶品品饮、保健功效等等有别于其他六大茶类,众所周知云南民族茶文化丰富多彩,普洱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明显地理特征,是名副其实的地理标志产品,不应该归属于黑茶类,应该属于中国一大茶类、一大品牌。其次探索普洱茶发展思路要推进转变发展路径,走出云南“世界茶源”地,与全国消费区域形成“一盘棋”,共筑“绿色普洱王国”,合力建设产、供、销一体协同创新共同体;转变发展模式,以创新驱动茶企业结构调整、茶产业升级和茶食品安全竞争的新机制,实现由追赶型茶企向引领型发展茶企模式的转变。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打造茶企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依靠科技,强化绿色生态茶园(林)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力,提升社会创新力。优化“公司+茶农+茶园+市场”茶产业发展格局,全面加强与农业科技、林业科技、茶科协、茶学院等方面的合作,拓展创新模式,加快建设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借势吸引更多的高端科技型项目落户茶园、茶场,使普洱茶的科技创新水平跃升到行业前沿和产业高端。增强普洱茶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推行为茶企业、为茶农技术服务,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为推动边疆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创新支撑。同时,创新普洱茶发展思路要切实加强普洱茶的科研与普洱茶文化研究,增强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把茶文化真正成为茶企业、茶农生产、生活的主题文化艺术,打造具有特色的普洱茶文化品牌象形。习近平总书记于2008年11月18日到普洱市思茅区营盘山万亩茶园视察时指示:一是要在普洱茶功效的科学结论上下功夫研究;二是要充分发掘普洱茶文化,把普洱茶文化精神财富变成物质财富,“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用之透”。我们要深刻感悟,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茶食品安全发展战略,共同努力让普洱茶发展的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结构更优,让大众消费者满意,共同享受安全、放心、健康的普洱茶食品。要大力弘扬中华茶文化,提倡“茶为国饮、以茶会友”,营造全民饮茶的良好氛围,让品饮绿色普洱茶食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