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山高面广,正是因为不可丈量而得的名字,它既高且拖得长,闲闲一笔,就荡出了一条支脉老乌山。
元朝时大理国被灭,很多人为避战事躲入偏僻的老乌山,把大理国崇尚的佛教带到这里,于是寺庙广建,僧侣密布。后来不知怎的,道家也相中此地,来此修观传教,成为了中国道教传播最南之地。
老乌山隶属于普洱镇沅县,早在上世纪,镇沅就统计出了将近24万亩的野生茶树群落,3万多亩的栽培型古树茶,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和众多的茶马古道遗迹,为其赢得了“世界野生茶树王之乡”的名号。
又因发现了公元前七世纪,也就是春秋五霸还在中原大地上打得头破血流时,就已经发茶芽的世界级茶树王,被证实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发祥地,老乌山可以说是位于世界茶叶起源的中心地带。尤其是在老乌山发现的三棵最古老的茶树,是目前镇沅县境内发现的最高、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
老乌山自古就遍地生茶,随着茶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中逐渐登堂入室,当地的先民自然也不可能忽视掉这个具有生活需求和经济价值双重益处的好东西,唐朝就已经开始了人工栽培茶叶。茶叶品种得到丰富,大叶小叶共生,高枝矮树相依,深黛浅翠呼应,再加上佛道二教在此融合交流,又各发所长,以致老乌山得到了“一山容两派,两道共生长”的赞扬。人们在山寨中与茶为伴,宛如世外桃源。今天的老乌山名品“老和尚茶”,就是当初因有一茶种深得和尚喜爱,开园种植留下的。
不理俗事的和尚都精心培育着茶,足以证明老乌山的人有多会种茶啊,他们也确是在千百年的种茶历史中,摸索出了一套管理茶叶的经验:茶不采不发,但要培根树形、采集结合、侧修枝顶留叶,适时分枝留养,使枝条分布均匀。
这样的采养方式,加上老乌山适宜的气候,茶叶的品质怎么可能会差?老乌山方圆数十公里,年平均气温就在14℃左右,降雨量在1390—1502mm之间,整体来说气候温凉。海拔1500—2200m,终年云雾缭绕,森林植被好,土壤肥沃而透气性好,富含多种矿物质,正是茶叶的理想生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