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冰岛是这几年的茶中新贵,众人追逐,那么今年风水轮流转,“薄荷塘”成了茶叶界的一匹黑马,价格高得不要不要的,产量低得不要不要的。今年茶友们的说法是没有喝过薄荷塘,就不算是领略真正的易武茶精华;还有的说不藏一片薄荷塘,就不算是易武古树茶的收藏爱好者。为何“薄荷塘”突然今年火爆?“薄荷塘”究竟是指哪一片茶园?
据去过易武茶山的茶友赖先生告知,薄荷塘隶属于曼腊村委会,从地理位置上看在曼撒古茶山范围内,弯弓的东北方向。薄荷塘坐落易武古树茶区,海拔1800米左右,是原始森林的一个小寨子。山路崎岖惊险,比刮风寨的茶王树茶区还要险。前行的路都是茶农自己砍伐挖掘出来的小路,严格来说不能算路。摩托车开到一半,就没办法上去,只能步行,由此知道茶农要采摘茶叶的艰辛,茶叶之珍贵。
因为人迹罕至,薄荷塘茶区生态坏境非常原始,古树茶都零落栽种在原始森林中,山峦叠嶂,溪涧填壑,清塘若隐。四周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名贵木材。附近还有一条山泉,源源不断抚育着这片茶区。
据了解,薄荷塘的茶区不大,树龄不可考,但都极老。因为是野放茶,很多茶树参差不齐,东一棵西一棵,大部分都是高5~8米老树。据茶友之间相传,其中有棵最大的经过测量已经超过12米高,是易武茶区难得一见的古茶树。盛易祥。
比较知晓内情的茶友赖先生说,因为路况艰险,鲜叶采摘艰难,再加上茶树分散,数量稀少,因此每年薄荷塘的产量只能满足小众需求,每年的产量很难在市面上流通。如果在市场上面一卖就是几十件,那是不可能的。也有商家品牌是把这些年收藏的薄荷塘毛料一起拼配起来,才有了一定的数量向市面推广。这也是为何感觉薄荷塘今年才火爆起来的原因,和商家品牌开始炒作营销有关系。
两周前,笔者先是喝了某品牌薄荷塘拼配茶饼。这种茶饼价格不菲,数量不多,一上市就被发烧友们瓜分干净。干茶为墨绿长梗,条索肥厚。洗茶一道,汤色浓艳金黄,嗅杯底留香,是十分愉悦、明显的古树蜜香。可口感却不那么惊艳,小清新,不苦不涩,就是柔柔的、干净的茶汤。对于喝惯重口味的笔者来说,感觉不过瘾。再加上之前期望值过高,那一次品饮感觉并不太好。
一周前,笔者又来到南宁另一主打易武茶区的品牌普洱专卖店,品饮了该品牌2016年薄荷塘春茶,感受明显不同,有惊艳感。茶艺师特别选用了农夫山泉水来冲泡。茶汤入口柔和,水路细腻,口感清新,甘甜立现,清冽柔顺的气息充斥口腔内壁,十分愉悦。初期喝,觉得平平淡淡,但连喝数泡,有了明显的体感:手心出汗,背后发热。有些茶友还屡屡打嗝。
一同品饮的茶友开始兴奋起来。有人说易武茶以香扬水柔见长,但薄荷塘的茶叶却是柔中带刚,让人在柔美的香甜中,不知不觉沉醉,被俘虏而不自知,甘做其“裙下之臣”。浓艳金黄的汤色,十几泡之后,气韵依旧,内劲十足,汤感绵厚,淡雅之中见不俗,是一款内敛的易武茶。
同一产地的茶,为何品饮感受差别如此之大?笔者咨询了一些业内人士。“薄荷塘分上茶地和下茶地两块茶园。知名的古茶树全部在下茶地,而上茶地是1982年以后茶农们陆续种植的。所以虽然都是薄荷塘的鲜叶,但有多少古树,有多少小树,消费者不得而知。”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普洱茶商告诉笔者。
目前市面上推出薄荷塘的大小品牌就有十来个,还不包括那些无名的定制茶、私藏茶等。过去薄荷塘的标号大树为33棵(后来死了一棵),现在也变得含糊起来,大致在31—49棵之间。即便如此,2013年左右薄荷塘上、下茶地的春茶产量大约就650公斤,而市场上流传的量已比实际产量高出上百倍。
过去产量少,价格高,真正喝过薄荷塘的茶友少之又少。如今薄荷塘的茶价逆市增长,为了追求高利润,市场上各种滥竽充数的薄荷塘自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对于消费者来说,唯有多喝茶,多沟通,多对比,才能判断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