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茶是这些年来普洱茶中的现象级产品,只要是喝普洱茶的人,都摆脱不了对山头茶的迷恋。每年春茶时节,珍稀的山头茶更是茶界躲也躲不开的热点话题。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山头茶不仅推动了普洱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更培育除了众多山头茶的拥趸者。
山头茶的一山一味,让普洱茶有了更多可以玩味的乐趣和享受。
2019年的春茶时节,我在勐库采访。那晚在一家茶店喝茶,巧遇几个从西安来的茶友。吃茶间,一位女士问我喜不喜欢冰岛茶,又怎么看冰岛茶。
一般这种场合下,也就是打几句哈哈,说点场面上的话。但看到她十分认真的样子,最终还是说了实话:“我不怎么喜欢冰岛茶。”不是装,也不是不认可冰岛茶的品质,纯粹是口味偏好的缘故。
我喜欢带有苦涩味的,刚烈一点的茶,这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本来喝茶聊天,过了也就过了。没想到第二天在冰岛老寨,又遇到这几位茶友。
打过招呼后,她有点不平地对我说:“段老师,你昨晚的话伤害了我。你怎么能不喜欢冰岛呢,你为什么不喜欢冰岛呢?”面对如此迷恋冰岛的忠粉,我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原因我已在喝茶时解释过。
但这也让我开始思索这些年来山头茶的热潮,以及那些为了能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山头茶,而不远千里从繁华都市来都云南大山沟里的茶客。
人们对山头茶的追捧,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象,也并不只在普洱茶的身上。以山论茶,既是历史也是现实。唐诗里早就有地方命名的阳羡茶、蒙顶茶,龙井茶的“狮、龙、云、虎、梅”,武夷岩茶的“三坑两涧”,都是山头茶的概念。
普洱茶论山头,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进士檀萃的《滇海虞衡志》,首次提出了如今被一再说道的古六大茶山。如果说古六大茶山还是大产区、大山头概念,到清末民初,随着曼松名气的日渐兴起,微产区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山头概念开始出现了。
现代意义上的山头茶,其雏形大致出现在2005年前后。那时以大产区、大山头概念为主,比如易武正山、景迈正山、布朗正山等。2007年普洱茶热潮退却后,伴随着古树茶热潮的兴起,2008年起山头的概念被越来越细分,越来越玩到极致。
刚开始是从大山头细分到寨子,比如易武被分出了落水洞、麻黑、弯弓、刮风寨,布朗山被分出了老班章、老曼娥,冰岛五寨也脱离大冰岛范畴被细分出来,山头的概念越来越精准。
这时期的山头茶,群雄并起,几乎整个普洱茶区内,只要有古树茶且有一定产量、有一定品质的寨子,都被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山头出现在市场上,困鹿山、景迈大寨、老班章、麻黑、落水洞、刮风寨、弯弓、冰岛、昔归等,都是这一时期山头茶热潮的代表。
当村寨被挖掘得差不多时,随着薄荷塘的强势崛起,比村寨级别更细分的山头概念开始出现。薄荷塘早年叫草果地,属易武乡曼腊村委会帕扎河村,被做茶人发现并改名为薄荷塘后,薄荷塘在茶界异军突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出了后来的高杆概念。
继薄荷塘之后,一扇磨、百花塘、多依树等以茶地命名的山头不断出现,一片片茶地被越来越细分地挖掘出来。
比如刮风寨,被细分出了茶王树、白沙河、茶坪、黑水梁子四个山头。白茶园本来是丁家寨瑶寨的一片茶地,现在又从白茶园中细分出了凤凰窝。
山头概念的本质,是一个产区的概念,就像葡萄酒中波尔多、勃艮第一样。
如果我们把一个大的山头理解为一个大的产区,比如景迈山、布朗山、南糯山,那么细分后的村寨就是微产区,从村寨里面再细分出来的茶地就是核心微产区。
普洱茶山头的不断细分和缩小,是山头茶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14年05月21日